2015年8月31日 星期一

驗血測乳癌復發 可早8個月預警?

研究人員26日說,一種還在實驗階段的驗血方法,或許能夠預測乳癌復發,在新腫瘤能用掃描檢驗發現之前幾個月就顯示預警。這種在血液循環中偵測癌細胞基因的驗血方法,可能還要再過幾年才能供大眾使用。

研究人員希望這種檢驗有助於改善針對個人情況的治療程序,甚至日後協助促成徹底治癒乳癌的方法。倫敦癌症研究中心科學家向55名初期乳癌患者做癌瘤和血液採樣,這些患者都曾接受化學治療和開刀切除癌瘤。她們在手術後開始接受驗血,每隔六個月做一次追蹤檢驗。其中15人癌症復發,有12人經由新的驗血方法正確顯示預警,而且平均在新腫瘤能用傳統掃描方法察覺之前大約八個月就正確診斷出來。

研究報告說,這種技術使用個人化的數位聚合脢連鎖反應(PCR)檢驗,來追蹤基因突變,並可能適用各型乳癌。研究人員說,這種驗血方法仍有一些技術挑戰,不過數位PCR成本效益較高,它提供的資料也可能改變乳癌患者的命運。

乳癌患者有95%在初期診斷出來,可是確定治療結果能否清除所有癌症跡象,對防止癌症復發和擴散至為重要。

研究團隊希望明年展開更大規模的臨床試驗。

2015年8月28日 星期五

乳癌病患性行為疼痛及改善性生活

性在我國文化是種禁忌,尤其是對癌症病患,很少病患會跟醫師反應,但是在歐美是個公開討論的問題,即使是生病的老年人對性生活還是有需要的,因此如何改善病患的性生活維持生活品質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這篇研究是由Portland的Goetsch醫師所作的研究報告,因為更年期後得乳癌病患會陰部會比較乾燥,組織較薄,同時血管的供應較少導致引起會陰部萎縮,所以在性行為是會增加痛苦而無法達到性高潮。因此他的團隊將4%的lidocaine液在性交前的3分鐘塗抹在病患的會陰前體部,會陰前體部包含內外陰及進入陰道的通道口,這些地方都是容易引起婦女疼痛的,他研究了46位缺乏女性荷爾蒙的乳癌病患,使用lidocaine後發現有73%的女性減少了87.5%疼痛,而沒有使用者有71%只有38%減少疼痛,由此報告看來使用lidocaine確實能減少疼痛感,幫助病患在性行為時減少疼痛。在美國North Carolina 大學的Steege醫師也曾經研究過使用lidocaine在病患上,研究時是利用5%的lidocaine,但是他也強調要注意會陰部的酸鹼值,儘量維持在中性,才可以減少塗抹的副作用;他也強調如果使用對象是一般老年人而非乳癌病患,應該加上estrogen效果會更好。另外此項研究發現可以讓老年人83%非常享受性生活,49%改善性高潮,51%改善性慾,所以對於老年人甚至癌症病患都應該注重他們的性生活,讓他們享受無負擔、無疼痛的性生活。

翰晃

2015年8月21日 星期五

低度乳管原位癌只要監測就可以嗎?

乳癌的原位癌治療一般都是利用外科手術加放射線治療或是加上荷爾蒙治療,就可以完全治癒,但是原位癌又分成高度、中等度及低度,治療方式都一樣嗎?是不是一定要用外科手術加放射線治療或加上荷爾蒙治療?最近有一篇重量級的研究報告值得我們檢討目前的治療方針是不是需要改進。原位癌治療為什麼要用外科手術加放射線治療或是加上荷爾蒙治療,主要是因為放著不動會有20~50%的病患惡化成侵犯性的乳癌,但是是不是每一個等級的原位癌都是如此呢?Sagara博士提出的研究報告,研究1988年到2011年的57222名罹患原位乳癌病患加以分析,如果是低度原位癌,外科手術並沒有幫助。這些病人中有56053人接受外科手術,另外有1169名乳管原位癌病患沒有接受外科手術治療,這些病患都是醫師認為不需要動手術或本身另外有疾病而無法動手術,另外有些病患是拒絕動手術,有一半的病患原因不是很清楚。分析這些病患10年後是否會發展成乳癌,結果發現高度惡性原位癌乳癌的存活率之比分別是98.4% vs 90.5%,也就是接受外科手術比沒有接受者乳腺癌特異性存活率多了7.9%;中等度病患的乳腺癌特異性存活率是98.6% vs 94.6%,至於低度的原位癌無論有沒有接受外科手術都是98.8% vs 98.6%,沒有統計學的意義。所以他認為低度乳管原位癌不需要接受外科手術,只要追蹤就好,但是很多專家還是不認為很洽當,因為罹患低度乳管原位癌的病患還是無法消除將來罹患侵犯性乳癌的憂慮,另外是如何判定是低度乳管原位癌還是問題,有賴將來發展基因檢測,所以他們認為低度乳管原位癌還是用外科手術切除來的好,不過根據這篇研究,如果是無法動手術的病患可以考慮追蹤觀察,來避免不必要外的外科手術風險。

翰晃

更更年期後的女性體重增加容易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

更年期後的女性體重增加容易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主要是因為體內的脂肪可

以轉變女性荷爾蒙刺激乳腺細胞惡化成癌細胞,最近美國西雅圖的Neuhouser博

士所作的研究再度強調這一點。他的團隊將50到79歲更年期後的女性一共67000

名的病患來加以分析,發現如果BMI(身體質量指數)超過35 kg/m² 比BMI只有

25 kg/m²的女性更會增加60%罹患乳癌的風險,也就是BMI超過35 kg/m²會增加更

年期後罹患荷爾蒙陽性乳癌的風險;BMI在30~35 kg/m²會增加37%罹患乳癌的

風險,超過35 kg/m²會增加2倍風險。但是肥胖引發的乳癌與荷爾蒙陰性的乳癌

是沒有相關的,腫瘤會比較大,淋巴結侵犯機會比較大,而且因肥胖引發的乳

癌會比體重正常者增加死亡的風險。一般正常體重的BMI是25 kg/m²,一旦增加

5%就會增加36%罹患乳癌的風險,體重越增加風險越大。

2015年8月15日 星期六

零期乳癌!數位乳房攝影輕鬆檢查

女性談乳癌色變!根據癌症登記統計資料顯示,101年有高達10525名女性罹患乳癌,相當於每10萬人有將近66人罹患乳癌,十分驚人。但國健署統計資料卻發現,台灣婦女近2年內曾接受乳房篩檢的比例僅有3成8,代表仍有許多婦女忽視乳房篩檢的重要性,錯失早期發現治療的機會!
 
早期乳癌存活率高!別錯失黃金治療期
放射線專科醫師同時是開業診所院長蔡尚達表示,只要透過建立健康生活習慣、定期篩檢及早期治療,想要確保乳房健康不是難事。根據國民健康署針對乳癌預防與存活率所提出的報告可知,如能在乳癌尚未發展成第二期前早期發現,不僅有機會可做乳房保留手術,5年存活率更可達九成以上。

以零期乳癌(原位癌)來說,5年存活率更高達97.5%。但若輕忽乳癌的危害性,未定期檢查,一旦乳癌到了第四期,存活率會驟降至不到25%,成為奪命殺手,不可不慎!

零期乳癌危害小!妥善處理不割乳
究竟什麼是零期乳癌,發現後是否有切除乳房的必要呢?蔡尚達醫師解釋,零期乳癌就是所謂的原位癌,絕大部分指的就是乳腺管內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最常見的表現就是在乳房攝影發現的微小鈣化(microcalcifications),常常是沒有症狀且尚未形成乳房硬塊,僅有少部份病人會有異常乳頭出血狀分泌物的情況發生。

針對零期乳癌的治療,臨床上多以外科手術治療為主,而依照其病理型態與侵犯範圍可以選擇改良型乳房根除術(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MRM),或乳房保留手術(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BCS)加上放射線來治療。一般而言,單純原位癌不建議腋下淋巴結切除,如果能在原位癌階段就診斷出來進行正規治療,目前治癒率 (5年存活率)達到97.5%,這也是國健署推動乳房攝影篩檢希望能夠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的。

數位乳房攝影呈現快!減少等待時間降盲點
有鑒於此,國民健康署早在多年前,就建議年滿45歲到65歲婦女,以及40歲以上有家族史(祖母、外婆、母親、女兒、姐妹曾有人罹患乳癌)等高風險族群,每2年應進行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至於年齡未滿40歲但有危險因子,或者有相關症狀者,也建議定期接受專業醫師諮詢評估,並於必要時進行乳房超音波或診斷性乳房攝影檢查,以利早期判斷與治療。

不過,蔡尚達醫師也指出,雖然乳房攝影篩檢在臨床證實可診斷早期乳癌,尤其是偵測於早期乳癌產生的微小鈣化,來分析是否有乳癌疑慮。
但這樣的方式也有其一定的盲點存在,由於亞洲女性乳房脂肪、乳腺組織分布較密實,傳統的X光攝影方式,因儀器、設備的限制,醫師在診斷上較容易受到上述軟組織的干擾,進而產生判斷上的盲點。
近來也有新式的數位乳房攝影方式可供女性朋友選擇,不但影像呈現速度快,能大幅減少受測者等待時間,更有降低輻射劑量、減低壓迫疼痛感的好處;且由於能將照攝資料數位化處理,在影像處理技術上也有所提升,有助於醫師更加仔細的檢視乳房攝影成像,加強判讀結果的精確性。找出可能隱藏於脂肪、乳腺等軟組織下的鈣化點,早期發現、治療,藉此降低乳癌對婦女生命所帶的威脅與傷害。

防乳癌上身有一套!定期篩檢+自我檢測不疏漏
蔡尚達醫師提到,在臨床診斷經驗中碰到不少女性朋友因害羞、恐懼乳房攝影可能產生疼痛等,而忽視乳房定期檢查的重要性。夾板加壓的動作目的在於使整個乳房能均勻地投影成像,避免脂肪、乳腺等軟組織干擾成像。事實上,加壓確實與否,正是影響乳房檢查效果成敗的重要關鍵,只要忍過短暫的不適,就能為自己的健康加分。

除了每2年一次的乳房定期檢測外,不妨可於經期過後的7到14天內,於沐浴後花些時間自我檢測乳房外觀的對稱度,是否有脫屑、出現異常分泌物的情況;或是,將手部三指併攏,指腹由外向內螺旋按壓、畫圓的方式,細檢查乳房每一部位,最後涵蓋乳頭。之後再依序檢查腋下、鎖骨下方是否有硬塊、硬結,都是不錯揪出乳癌的方式之一。

2015年8月1日 星期六

公告

自八月三日起,葉名焮醫師將轉至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大慶院區)服務

門診時間:

星期二(下午)
星期三(上/下午)

網路掛號網址:http://www.csh.org.tw/Register/Register.aspx
醫院網址:http://www.csh.org.tw

別癌餓/吃素抗癌?9個觀念先搞清楚


✖ 罹患癌症體重減輕,是必然的現象。
 不一定,各種癌別情況不同。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賴怡君說,消化系統腫瘤,如口腔、食道、胃、胰臟或腸癌,會影響營養攝取與體重,肺癌會導致呼吸急喘,進食需花力氣,也會影響情緒;而攝護腺、乳癌等,食欲不易被影響,因此體重下降幅度通常不大。 馬偕醫院營養課課長蔡一賢指出,若罹患頭頸癌,會因無法吞嚥而影響進食;若是胃、胰臟或腸癌,吃下的養分無法消化吸收,整體而言,胰臟癌跟胃癌營養不良比率最高。

✖ 吃太營養會使腫瘤長得更快,少吃點才能餓死癌細胞。
有謬誤。賴怡君指出,吃下的食物會分解成葡萄糖讓細胞吸收,無論是癌細胞或正常細胞都需要,若是吃得不營養,反而使患者體力太差。有些醫師要患者「呷卡歹咧」(吃差一點),意思是不要吃精緻加工食物,要多吃原態、天然食物。 王正旭說,癌症患者挨餓是很不好的想法,若挨餓,通常正常細胞會比癌細胞先餓死。且吃得營養,趁著癌細胞成長分裂時,才是最好的治療時機。

✖ 鴨肉、蝦蟹、芒果、竹筍等食物,癌症患者最好別吃。
均衡飲食才是最重要的。賴怡君說,以中醫立場,食物有分為寒、涼、溫,鴨肉、蝦蟹、芒果、竹筍等屬「發物」,容易上火或過敏;但以西醫營養學來講,各種食物都有其營養價值,癌症患者沒有特殊的飲食禁忌,只要均衡、天然即可。若是對蝦蟹殼類過敏,可選擇魚類等其他新鮮海鮮,是相當好的蛋白質來源。

O 腸癌患者剛手術完,應避免高纖食物。
 對。賴怡君,大腸直腸癌患者經手術後六到八周,最好採低渣飲食,減輕腸胃負擔,八周後再循序漸進慢慢添加纖維食物,至於全穀類食品最好等到腸胃道功能正常、不會脹氣後再食用。 低渣飲食須避免食用蔬菜、水果、五穀雜糧、燕麥、肉類、果凍、豆漿、乳製品等高纖或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同時應減少油脂攝取量,烹調改以水煮清燙取代熱炒油炸;建議多吃白米飯、稀飯、過濾過的蔬果汁等容易消化、少纖維的食物。

O 化療期間不適合吃生食,生機飲食也應避免。
癌症治療期間須避免生食。基隆長庚醫院癌症中心主任、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指出,癌症患者化療期間體內白血球不足,免疫力下降,生魚片、生菜等未經烹煮的食物,因生菌數較高,加上可能清潔不足,吃進體內可能引起菌血症。

△ 癌友飲食應盡量清淡,避免油脂攝取、少碰甜食。
應以喜歡吃、吃得下為主。賴怡君說,癌症患者經常食欲不振,若是偶爾吃喜歡的甜點、零食等,也是一種心理安慰。但是可以選擇相對健康、成份單純的食物,如想吃蛋糕,蜂蜜蛋糕就比巧克力慕斯好;三餐吃天然原態食物,點心可偶爾吃豆花等;若是獨鍾炸雞,可以將外皮撥掉,挑較不油的雞肉吃。

△ 癌症治療期間可以進補、吃點營養品。
蔡一賢指出,若患者認為服用雞精、人參等補品能補氣也無妨,可以當作點心,但不能取代正餐。至於綜合維他命等營養品,因抗氧化、葉酸等劑量比天然食物高,若是服用太多可能會影響治療。

✖ 肉類會助長癌細胞,吃素比較好。
癌症治療需要補充優質蛋白質。賴怡君指出,曾有患者一得知罹癌就馬上改吃素,結果卻暴瘦。她表示,治療期間飲食應該均衡,肉類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不拘紅肉或白肉。她建議,可以魚類、家禽等白肉優先,豬、牛、羊等紅肉為輔,特別是有貧血狀況的患者,可以多食用紅瘦肉。 蔡一賢說,儘管豆製品也富含蛋白質,但肉類的蛋白質胺基酸與植物不同,建議患者也要攝取肉類,甚至吃的量要比過去更多,補充治療期間流失的蛋白質。

✖ 吃不下固體食物,吃流質食物、喝湯就好。
賴怡君指出,固體的熱量密度較高,應該先從固體開始吃,若是患者吞嚥困難,可以煮成粥或用調理棒稍微攪打,較好入口。

 ▇ 癌症患者三餐建議
賴怡君表示,癌症患者沒有特別的飲食禁忌,應以均衡飲食為原則,建議每餐盡量搭配優質蛋白質,每天要吃足兩碗蔬菜與水果。若是食欲不振、易脹氣,可以採少量多餐方式,或將食物盡量弄軟、細、碎。
早餐:白粥、白土司或饅頭,可搭配水果與豆漿。
中餐:飯類和麵類配青菜,偶爾也可嘗試漢堡,但要取出中間的生菜;若吃膩一般主食,也可試試將南瓜蒸熟後冰鎮,淋上酸梅醬汁,並搭配一片里肌肉點心:南瓜或地瓜加豆漿或牛奶打成汁,天氣炎熱時也可以用冰淇淋加水果打成奶昔。
晚餐:可選擇魚類、豆腐、蒸蛋等比較好消化的蛋白質,搭配燙青菜。

2015-07-12 13:30:43 聯合報

我要去存免疫細胞嗎?

 

臺北榮民總醫院 內科部 輸血醫學科 邱宗傑主任

免疫細胞,泛指所有在人體內參與免疫反應的細胞。所謂參與免疫反應,亦即是能認識和區別抗原進而產生免疫作用的反應。凡是具有此等作用的細胞,通稱為免疫細胞;在人體內此類細胞包含有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巨噬細胞、肥大細胞以及它們的前驅細胞等。此類細胞依據其發生的功能,可分為非特異性免疫細胞、特異性和抗原呈現的免疫細胞等。

所謂免疫治療,主要是利用一些強化自身免疫系統的方式,來增強免疫力,或是外加一些被強化了的細胞或物質,來預防或治療疾病的方式,如各類病毒疫苗、細胞激素以及癌症疫苗等。人體的免疫系統,實際可分先天免疫和後天免疫(也可稱為適應性免疫),先天性免疫一般為非特異性,通常可對血流中的微生物進行有效的防禦,如自然殺手細胞、顆粒球、巨噬細胞等;至於後天免疫方面則利用人體免疫的特異性和記憶性,可以非常特異的對抗原產生免疫反應,而且可以記住那些曾經對應過的抗原,於下次再面臨相同抗原時,即能迅速有效地啟動反應。

台灣地區自民國70年代以來,癌症已高居國人十大死亡原因之首,而傳統的癌症治療,包括手術、化療及放射和免疫生物治療等。早期癌症治療,雖可依賴手術方式達到不錯的效果,但對於一些腫瘤期別較廣泛的病人,除了手術外,化學及放射治療的合併使用,常常是臨床診治上必須使用的治療方式,對於一些無法以手術、化學或放射治療達到良好療效的病人,一些免疫生物製劑的使用就成為臨床上高度期待的治療方法。標靶治療的研發和問世,更使得癌症的免疫和生物療法,成為成千上萬病人和生技界以及政府所殷切期盼推動綠能產業的重點。免疫細胞的收集、擴增和儲存也難免不被捲入此波的浪潮中。本文將就此方面稍加探討。
癌症的免疫治療

癌症的免疫治療種類繁多,包括腫瘤細胞、細胞激素、熱休克蛋白、樹突狀細胞、抗體、胜肽疫苗、DNA疫苗以及免疫細胞輸入治療【Adoptive cell transfer (ACT)】,所謂ACT,係指將高效能自體T細胞直接標靶到癌細胞的特異抗原上,達到直接殲滅癌細胞的一種治療方式。而免疫細胞治療的方式又可分被動與主動免疫,在被動免疫方面,可使用一些特定的抗體,直接注射入病人的體內來抑制或毒殺癌細胞,以達到療效,如一些單株抗體的使用;而主動免疫方面,則是利用蛋白質或特定的細胞激素(如介白素、干擾素等),直接輸入以刺激體內的免疫細胞,產生免疫反應,來達到免疫效用。目前主動免疫的方式,有利用腫瘤細胞碎片、合成胜肽藥物,以及疫苗等。一般所謂癌症疫苗,其組成多樣,包括了癌細胞碎片、合成胜肽、細胞激素或免疫細胞等,用以促進病人免疫專一性的擴增。目前,臨床上癌症疫苗的使用,已有WT1、MUC1、LMP2、NY-ESO-1等。至於ACT的治療方面,如樹突狀細胞疫苗,自2013年後也在臨床上進行試驗,將來在癌症的免疫治療方面應會有百花齊放的情形。
免疫細胞在人體內的功用

一般人體內,每天約可新生100萬億個細胞,其中有一些細胞會脫離正常的管控,而成為不正常的細胞,甚至變成腫瘤細胞。正常狀態下,人體內存有一些監控的細胞,負責監控和調節,因此免疫系統一監測到此種現象時,可由T淋巴細胞發動攻擊,利用各種具不同功能的接受器或配位體與腫瘤細胞結合,使腫瘤細胞膜無法維持功能,而導致腫瘤細胞滲透不平衡因而破裂死亡。一般而言,每一個T細胞可消滅上千個腫瘤細胞。人體T細胞可分成記憶型T細胞及反應型T細胞,所謂記憶型T細胞,即是指可以記住不同抗原性的細胞;而反應型T細胞,則有幫忙型、毒殺型以及自然調節型T細胞等,透過幫忙免疫系統,來執行消除受到感染和具有不同抗原的細胞,以及防止產生過度免疫反應等作用,達到攻擊和消除腫瘤細胞的效果。至於,人體免疫細胞如何透過免疫功能來消滅腫瘤細胞?一般以為,腫瘤細胞係由正常細胞經過基因變異而成,表現出IL-2、IFN-γ及GM-CSF等細胞激素來強化對抗腫瘤的免疫反應,GM-CSF已被指出是最強的細胞激素,可以招募免疫細胞至疫苗接種地方。樹突狀細胞可以抓緊腫瘤抗原,將其呈現給CD8+或CD4+ T細胞,也就是腫瘤抗原可以直接呈現到CD8+ T細胞,或被職業性抗原呈現細胞如樹突狀細胞,透過與CD8+或CD4+ T細胞的互相引爆方式,將抗原呈現給免疫系統,而CD4+ T細胞也可以提供細胞激素來協助CD8+T細胞,經過一系列的作用機轉達到抗腫瘤作用。
免疫細胞輸入療法的過程以及為什麼要存免疫細胞?

免疫細胞輸入療法的操作過程,一般要先將病人的周邊血液分離,取得周邊單核球後,在實驗室以無菌操作技術進行培養,分離出樹突狀細胞後,與經特殊處理後的腫瘤細胞抗原融合,再和已取出之T細胞共同培養,經篩選出具有能標靶腫瘤細胞抗原的T細胞,經由培養擴增成為具有殺手T細胞、輔助T細胞及記憶T細胞性質的特異性T細胞,在進行治療的關鍵時候輸入病人體內,以達到治療的目的。

至於,為什麼要儲存免疫細胞?吾人已知癌症的發生和免疫機能的強弱有相當密切的關係,一些研究也指出當個體的免疫功能受抑制時,腫瘤的生長就無法受到有效的抑制而發生蔓延,其原因可能是癌細胞可分泌一些細胞激素,或其他抑制物質,來影響免疫細胞的功能,使得癌細胞無法受到有效的抑制。一些研究,也指出人體的免疫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衰退、老化。人體的免疫細胞發生老化的原因,除了先天遺傳及後天環境因素外,年齡是影響人體免疫力的主要因素。一般而言,人體的免疫功能每年約可喪失0.8-0.9%,而免疫細胞功能下降的理論,是因為細胞染色體末端有端粒子(telomeres)DNA,細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會縮短一次,當細胞染色質的端粒短到臨界點時,細胞就會死亡,細胞死亡愈多,人體的老化情形就會愈明顯。因此常人的老化常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一般人體的免疫功能在20歲時達到高峰,以後會隨著年歲的增長,而減弱, 40歲時人體的免疫功能約為20歲時的一半,而70歲時則只有20歲人的十分之一。基於此種原因,若能在年輕力壯時儲存個人的免疫細胞,且儲存的效力可達數十年而不變時,將可望對自己的免疫功能多提供一份安全的保障。但要堅持此種作法的前提是免疫細胞在臨床試驗的結果證實真的可以對人體的腫瘤抑制和免疫功能重建,提供一完全實質有效的療效。
免疫細胞儲存的功效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免疫細胞銀行,以動人的口號宣稱『你可以是自己的救命恩人』,鼓吹民眾在年輕健康時先儲存自己的免疫細胞,以備將來不幸罹癌時使用,此種論述的確切性到底如何?可否經得起檢驗?民眾是否值得花錢儲存諸如此類尚未列入人類常規治療的選項?都是吾人應謹慎深思的課題。以癌症的免疫治療為例,目前癌症免疫治療在人類腫瘤治療方面,雖有許多研究報告指出對部分腫瘤病人可能有效,但在大多數癌症病人的治療使用上,仍然無法居於主要的角色。對少數癌症,如攝護腺癌、黑色素瘤、腎細胞癌、一些低惡性度淋巴癌和多發性骨髓瘤,以及少數的白血病等病人,雖然在文獻上有些合併其他治療成功的報導,但在多數的腫瘤治療方面,目前仍無法提供絕對有效的治療效果,因此號稱儲存免疫細胞,以備來年罹患癌症時治療使用,以目前的證據而言,仍然有些不切實際。更何況,目前對各類腫瘤細胞特殊抗原的鑽研雖已有長足的進展,但仍然面臨許多尚待克服的問題,如在人類免疫反應上,腫瘤細胞受到攻擊時,其脫逃機制,以及腫瘤本身所召募而來的調節性T細胞和骨髓抑制細胞會直接削弱T細胞的攻擊效力,而腫瘤細胞所分泌的抑制激素如IL-10、TGF-α等,也會削弱T細胞的攻擊能力,且所回輸的特異性T細胞在體內可存活的時間長短等,再加上目前的儲存技術是否能保存原來細胞的分化生長等能力20年甚或30年以上仍有疑慮。因此對儲存免疫細胞的行為,若以臨床試驗來看待評估其效益應當可以考慮,但若將其作為臨床常規治療和預防的使用,實質上以目前現有的證據,仍不應被鼓勵。

結論

由於細胞生物技術和細胞分子生物學研究的進展,免疫治療在癌症病人治療方面的研究,已有許多令人稱奇的發展。癌症免疫治療種類,包括疫苗、非專一性抗原疫苗、專一性抗原疫苗和被動免疫治療,如抗體、免疫細胞輸入治療(ACT)等。雖然ACT在一些病人的試用上,可見到明顯的治療效果,但由於其費用高昂,治療程序費時,以及目前使用的前置處理方法仍然無法確保細微安全,有可能在治療處理時,讓接受治療的病人曝露到許多無法預期的風險。因此,目前對於是否應鼓勵一般民眾進行免疫細胞的採集、儲存等問題,應當以臨床試驗的角度來探討。一般臨床的使用,應只有等到對此議題有更確切的解答時,才應大力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