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

乳癌患者的營養照顧需求

台中榮民總醫院 營養部 王雅玲組長

乳癌在102年10大癌症發生率排名中排名第四;女性乳癌個案數增加的量是第3 名,較前一年增加4.66%,癌症防治最重要的是「預防勝於治療」,目前已知的乳癌危險因子包括初經早、停經晚、未曾生育或30歲後才生第1胎,以及未曾哺乳、有乳癌家族史者、有乳癌變異型致病基因、得過乳癌、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等,以上危險因子女性朋友們不一定能預防或來不及預防;世界衛生組織表示,過重和肥胖是僅次於菸害的最重要已知的可避免之致癌因子,體重過重容易增加罹患大腸、乳房、子宮內膜、胰臟、腎臟、胃、食道及其它部位的罹癌風險,根據統計,肥胖者對停經後婦女發生乳癌機率為非肥胖者之1.5倍;因此,女性朋友們除了多加注意自己是否有上述所提及的乳癌危險因子外,更應該從年輕時遠離菸害、化學及環境致癌物質,適度控制體重,利用飲食增加防癌營養素,配合健康的身心活動,並適時釋放身心壓力。

2015年6月在PLOS ONE雜誌上有一篇義大利癌症研究協會(the Itali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發表的論文,是研究有關代謝症候群與乳癌風險之間的關聯;其招募1993至1998年共22494個婦女於歐洲前瞻性癌症和營養調查中心,追蹤長達15年,分析其代謝症候群的存在對停經後及停經前婦女與乳癌的危險比,結果發現:代謝症候群的存在對全體婦女得乳癌的風險有顯著增加(HR 1.52),當個別分析停經狀況時:在停經後婦女因代謝症候群的存在而提高患乳癌的風險(HR 1.80),但在停經前婦女則無此現象(HR 0.71),因此建議透過改變生活方式,預防代謝症候群進而達到預防乳癌的發生。

過去女性朋友常等到有明顯症狀才就醫,通常都較晚期。現在因每年癌篩政策的推行,可以發現癌症早期個案並將癌症提早治療,根據資料分析顯示,乳癌早期的病例經由篩檢發現的個案約85.3%,其5年存活率為89.1~97.7%,存活率明顯高於晚期個案。飲食及生活作息是配合醫療治療過程中,病友最能掌控也最實際的行動,如果飲食與醫療能搭配好,不僅可以維持良好的營養,幫助治療過程中減少併發症,維持體力讓療程能如期完成,更重要的是儘快恢復正常生活,雖然飲食習慣及健康生活型態都是很重要的改變,但在臨床上也常有患者或家屬急於改變飲食習慣或生活型態,反而對患者是種壓力,如有些人一得知有癌症就改吃素、或只吃生機飲食,而「什麼都不敢吃」,也就更沒有體力應付日常生活及治療引起的一些副作用,最好是病人與家屬一起慢慢的調整,將飲食與生活調整並內化為一種習慣,將能感受到食物給我們的能量,享受飲食的樂趣。

2015年營養和飲食科學院雜誌(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 論文探討有關最近的治療進展已經使女性轉移性乳癌存活率顯著的增加,針對此族群衡量飲食攝入,身體功能和生活品質等橫斷面的研究,發現轉移性乳腺癌中大多數女性超重或肥胖、不運動,並具有高脂肪和低纖維飲食模式。肥胖被認為是停經後乳腺癌的危險因素。肥胖也與增加乳癌復發風險和癌症死亡的風險有關。因此如何面對乳癌的治療及治療後的防癌復發或預防第二個癌症發生都將是一大挑戰。

美國癌症協會的營養建議包括提高水果,蔬菜和粗糧的攝取量,增加體能活動均可提升對癌症預防;蔬果中含有天然的抗氧化因子(維生素C、E以及β胡蘿蔔素,微量的礦物質硒、鋅、錳等)和植物性化學成分(如多酚類、類黃酮素、植物固醇、蔥蒜素等)是對抗自由基減少癌細胞的產生;另外蔬菜、水果、全穀和全豆類等含有豐富的纖維質可預防癌症,我們宣導天天五蔬果(每天至少攝取3份蔬菜及2份水果),但是如果要達到每天25~30公克的纖維攝取量,天天五蔬果是不夠的,就必須再加上主食改吃全麥、雜糧、糙米飯、五穀飯等。

婦女在診斷乳癌後往往試圖修改自己的生活方式,以改善她們的健康和防止復發,增加體能活動水平可改善她們的健康和較低的乳癌復發風險;2013年亞太預防癌症雜誌(Asian Pacific J Cancer Prev) 有研究顯示婦女在診斷乳癌後身體活動較高者有較好的情緒和認知功能,健康飲食和體力活動可提高癌症倖存者的生活品質;該雜誌2014年另一篇探討病人在乳癌診斷後,生活方式的改變(飲食和身體活動)對體重變化之間的關係,其結果是大多數飲食習慣的改變是減少高脂肪食物、紅色肉類、豬肉和家禽和高糖食品的攝入,增加魚、水果、蔬菜和全穀類的攝入量,其中改變全穀物和魚類的攝入量,與體重變化有相關性,然而這些乳癌患者卻沒有增加體能活動。

當治療計畫是經歷手術及放射線治療或化學治療或賀爾蒙療法來阻斷細胞的生長的過程,如何補充營養則是一個重要之課題,飲食多樣化的均衡營養,不僅可以遏止癌瘤的生長,還可以加強治療的作用;放療或化療期間調理好飲食、增加營養是完成放療或化療的必備條件,飲食的調養應以個人狀況來調整,如體重過輕的營養不良病友,最好要以高熱量高蛋白的均衡飲食為補充營養的原則,提供手術後修復傷口及放療或化療期間身體的基本需求;對於體重過重或正常的病友維持足夠的均衡營養是確保身體的體力及免疫力最重要的方法。
以下針對不同的治療提供飲食策略:
1. 手術治療期間:手術前後應提供促進傷口癒合的營養來源,增加營養攝取及選擇高蛋白質的食物;蛋白質的功用是促進傷口組織的再生與修補,主要分成動物性及植物性蛋白質,動物性蛋白質來源:豬、雞、魚、蛋、牛、內臟類、乳製品等,植物性蛋白質來源:黃豆及其製品(豆干、豆腐、豆腸、素雞等)。維生素A與C:此二種維生素與傷口的癒合、腸胃道的完整性和預防感染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維他命A的來源:胡蘿蔔、牛奶、甘藷、肝臟、深綠色蔬菜等,維他命C主要來源:枸酸水果(如橘子、柳丁、柚子、檸檬等)以及芭樂、深色蔬菜等;鋅及鐵對傷口的癒合有促進作用,其來源如牡蠣及肝臟或紅肉。

2.放射線治療或化學治療:副作用包括輕微的皮膚刺激、噁心、腹瀉、嘔吐、食慾降低和疲倦,大部份的副作用在治療結束後會消失;飲食的的重點應著重在減少副作用,如腹瀉、噁心、嘔吐、食慾降低時飲食如何提供以達到營養需求,家屬可提供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如粥品或湯麵等;當藥物副作用消失後,則改為較軟的食物或普通飲食。若出現噁心、嘔吐時,進食時則以少量多餐的方式來解決不適感。

3賀爾蒙療法或標靶療法:其副作用包括噁心、疲倦、骨胳肌肉疼痛、血小板低下,對飲食攝取的影響因人而異,當食慾正常時,則食物的選擇要以天然食材為主,簡單烹調與調味,減少加工製品,此時的營養目標應注意避免過量及以預防慢性病的發生為主,攝取高纖維及多蔬果的飲食。應注意使用補品或健康食品的成分與療效是否與使用中的藥物有交互作用,更應避免各種來路不明的中草藥等。

當被診斷出乳癌時,除了震驚惶恐外,更需要靜下心來聽聽醫師的治療計畫,想想生活中如何來調整可以達到身心靈的平衡,更重要的是完成治療後的嶄新人生更值得我們珍惜和保護,如何預防乳癌的發生及復發就要落實在生活之中,吃新鮮、均衡且有變化的飲食,可確保人體所需的每一種營養素不會缺乏,其實導致癌症形成的原因很多,不只單一因素或單一食物所導致,很多食物的營養素都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應攝取完整的食物,才能發揮其營養價值,無法從單一營養素的攝取來達到防癌效果,在康復期要擬定一個循序漸進的體能恢復計劃來避免肌肉萎縮、組織退化、臟器功能衰退,使每日的飲食起居形成良好的規律,使身體各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正常的運轉,這樣才能提升生活品質。


2015年10月22日 星期四

地中海飲食加上橄欖油可以減少罹患乳癌風險

最近到西班牙去旅行,每次用餐前都有一大盤顏色豐富的各色蔬菜,如蕃茄、甜椒、橄欖、茄子等,然後再來一碗蔬菜湯,主菜以海產為主。以前都認為地中海飲食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最近發現地中海飲食可以減少罹患乳癌的風險,這是一個大型的第三期臨床試驗叫PREDIMED,從2003年到2009年,共有4282名更年期後的女性參與,分成三組,一組是地中海飲食加特級初榨橄欖油,第二組地中海飲食加核桃,第三組地中海飲食加低脂肪食物,第一個研究目標是地中海飲食是否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第二個目標是能否減少更年期後女性乳癌的發生,第一個目標很快就得到結果,第二個目標追蹤了4.8年4282名中只有35人罹患乳癌,也就是地中海飲食加特級初榨橄欖油可以比地中海飲食加低脂肪食物減少62%罹患乳癌的風險;地中海飲食加核桃也能比地中海飲食加低脂肪食物減少罹患乳癌的風險,但是統計學上並沒有意義。這項研究是第一次有第三期試驗對照組試驗證明地中海飲食加特級初榨橄欖油可以減少乳癌的發生,應該鼓勵大家多食用,也被世界衛生組織所推薦,以前法國人說他們的乳癌發生率比起美國低很多,他們認為是常喝葡萄酒的緣故,但是應該是地中海飲食加上橄欖油,不只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還能減少乳癌的發生。

翰晃
                                                                                                                                                                                                 台灣癌症防治網

2015年10月19日 星期一

液體活檢是否可以早期診斷癌症的效果仍然存疑

現在已經知道癌症都是因為基因產生突變引起,歐洲及台灣有很多生技公司紛紛開發新技術希望能夠從正常血液裡找出不正常基因作為診斷標準,檢測病患是否罹患癌症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將腫瘤切除後病理染色檢驗方式或基因檢測來判定病患是否罹患癌症及何種癌症,另外一種是非侵犯性的檢驗,將病患的血液檢體利用分子生物學檢測基因是否異常來判定,但是這種技術目前尚未成熟,不過美國已有相當多生技公司發展出自己認為很精確的技術能作為民眾篩檢之用,但是最近美國衛生主管機關對這些液體活檢的準確性存疑。

為什麼各國很多生技公司都推出這種商品呢?根據統計這項檢測商機可能在十年內高達100億美金,但是這種檢測最怕出現的就是偽陽性及偽陰性,目前也沒有任何一種技術可以減少偽陽性及偽陰性發生,偽陽性就是病患本來正常,但是檢測出來異常;偽陰性就是病人可能已經罹患癌症,但是沒辦法檢測出來。而且有一些早期癌症不正常DNA碎片,所以根本無法檢測,另外一個問題是這些癌症標誌可能在正常細胞也會有,血液中也會存在,所以也無法判定是癌症或正常細胞。

另外即使檢測出來不正常,但是目前也沒有很好的藥物可以治療,等於沒有療效。所以對一般人使用液體活檢效果上仍然存疑。不過對於罹患癌症的病患可能可以使用液體活檢來診斷是否有復發還是緩解。無論如何,腫瘤專家都認為液體活檢的效果仍然存疑,應該多實施第三期臨床試驗來試驗液體活檢的精確度,才能在臨床上應用。

翰晃
                                                                                                                                                                                                 台灣癌症防治網

2015年10月12日 星期一

何時該選擇手術前化學治療〈新輔助化學治療〉

乳癌長期以來佔據女性癌症好發率的第一名,而且年年發生人數攀升。由於早期篩檢及治療選擇多樣性,乳癌的治療成績逐年進步,也朝向個人化量身訂製的治療方式發展,目前可應用的治療,除了傳統的手術治療,還會針對病患疾病特性建議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或賀爾蒙抑制劑。目前非轉移性乳癌的根除性治療仍以手術為主,但對於期待乳房保留手術的病患,或者原發腫瘤太大,例如局部晚期乳癌,一時間無法以手術完整切除腫瘤,或切除後須以皮瓣修補重建的病患,新輔助化學治療提供了治療的另一項選擇。

何謂新輔助化學治療?

新輔助治療(Neoadjuvant therapy)意指在根除性療法施行前所給的藥物治療。一般而言,非轉移性乳癌以手術為根除性療法。因此,新輔助化學治療即為手術前給予的化學治療,企圖藉由全身性藥物治療使原發腫瘤縮減體積,有利於將來手術進行移除腫瘤和減少補皮的機會,或使病患有機會得以保留乳房外觀完整性。新輔助化學治療顛覆了傳統認定的乳癌治療順序,使病患可以減少手術的複雜度或儘可能滿足病患想保留乳房的希望。就定義而言,新輔助治療包含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標靶治療及賀爾蒙抑制劑治療。由於化學治療在乳癌的治療成效卓著,也因此目前新輔助治療多數指的是術前化學治療。

為何要做新輔助化學治療?

自從1960年代Dr. Fisher提出乳癌無法藉由局部清除就能根治的概念,認為腫瘤細胞可能在手術治療前就已流竄到全身其他器官潛藏起來,無法藉由現有的影像系統或檢驗偵測得到,乳癌自此被定義為全身性疾病。因此,部分乳癌病患以手術切除原發乳房腫瘤後,仍建議以輔助化學治療根除可能潛藏的腫瘤細胞,希望掌握先機將其一舉殲滅,避免遠端復發轉移的可能,進而改善無疾病存活期(disease-free survival)。既然術後的輔助化學治療對疾病的控制有效,自然也會想到「手術前先給予全身性藥物治療」是否也能達到一樣的治療效果,甚至更好?       最早在1970年代發現,針對局部晚期無法手術或發炎性病灶施予手術前化學治療使腫瘤縮小後,手術得以進行,因此手術前藥物治療漸漸應用在乳癌治療上。  目前新輔助化學治療帶來幾項助益:首先,化療縮減了腫瘤體積及降低癌期(down-staging),使手術安全切除範圍增加,減少大範圍切除(例如淋巴結廓清術)造成的併發症。其次,藉由化療的施打,醫師可以清楚觀察到腫瘤對施打的化療處方的反應如何。現在雖然已有不少重要的病理預後因子,例如賀爾蒙接受體(ER, estrogen receptor; PR, progesterone receptor)、 標靶治療基因(Her-2/Neu)或Ki-67等可供臨床醫師決定治療方針,但仍舊缺乏有效準確的生物標記可供預測化療各式處方的敏感性。 術後輔助化療都是根據過往的臨床試驗訂定出建議的配方,如小紅莓(Anthracycline,如Doxorubicin或Epirubicin )或紫杉醇(如Paclitaxel及Docetaxel)等等。可是,在身上沒有明顯可見或影像可偵測的腫瘤下,其實無法提供直接證據知道這樣的配方是否能殺死癌細胞,只能靠事後分析治療成績來做判斷。而新輔助化學治療提供了一個清楚可觀的模式,使臨床醫師藉由觀察不同類型腫瘤對治療的反應修正治療方向,或以此為基礎研發可信賴的生物標記。

新輔助化學治療vs.術後輔助化學治療

就治療成績而言, 目前證據顯示化學治療的時機在手術前或手術後,並不影響整體存活率或無疾病存活期,然而,新輔助化學治療顯著減少了乳房全切除的執行,對於有意願想保留乳房外觀的病患,不啻為一項福音,至少提供了機會去嘗試保留乳房。至於處方選擇,新輔助化學治療通常和術後輔助化學治療相似,過去常以小紅莓(Anthracycline)為首選治療,但紫杉醇(Taxane)的使用目前越來越被廣泛接受。經由證據分析,使用紫杉醇能提高腫瘤反應程度和增長病理性完全緩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 pCR),因此目前治療建議上多會列入紫杉醇,許多針對新輔助治療所設計的臨床試驗也常見到紫杉醇的使用。另外,三陰性乳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因為細胞生長快,許多研究顯示與DNA破壞與修復 (damage and repair)的機轉有關,因此也有建議使用鉑金類(Platinum drug, 如Cisplatin/Carboplatin)應用於新輔助化學治療,目前也有許多臨床試驗正在進行。

適合新輔助化學治療的腫瘤類型

只要是符合前述腫瘤體積較大、無法一時間以手術處理的局部晚期乳癌,或期待乳房保留手術的早期乳癌,都是新輔助化學治療的適應症。但近幾年來已知道,不同類型的乳癌因為基因表現差異,會造成對化學治療的敏感性差別,其中HER2類型及部分三陰性乳癌對新輔助化學治療的療效較顯著。但管腔型(luminal type)乳癌則較難預測。管腔型乳癌指賀爾蒙接受體陽性的病患,這類型乳癌生長及再複製速度較慢,進入細胞循環(cell cycle)的數目較少,而化療的幾類藥物其目標都針對DNA或細胞複製過程的重要因子,因此對管腔型乳癌而言,賀爾蒙治療常常較化學治療更為重要。雖然針對腫瘤負擔很大的病患,化療仍有其角色地位,但管腔型乳癌病患接受新輔助化學治療的病理性完全緩解(pCR)比率較前述兩類低,尤其luminal A病患有研究指出只有7%能達到病理性完全緩解。過去幾項研究,例如NSABP B-18及NSABP-B27都顯示,接受新輔助化學治療的病患,若能達到病理性完全緩解,則其無疾病存活期和整體存活期都會比沒有達到的病患更好。然而,對管腔型乳癌而言,病理性完全緩解並無法應用於預測病患的預後,也因此,若建議管腔型乳癌病患接受新輔助化學治療,必須更加謹慎選擇處方,定期評估,必要時提早以手術介入治療。

結語

乳癌治療日漸朝向個人化量身訂做,針對不同期別不同型態的腫瘤,必須思考如何能提供病患最適宜的治療。新輔助治療對於局部晚期或期待保留部分乳房的病患,提供了方法減少手術廓清範圍並減少原有手術因過多破壞所帶來的併發症。另外,也使臨床醫師得以觀察實體腫瘤對化學治療的敏感性,有助於日後發展生物標記預測預後或治療成績,使乳癌的藥物治療更精準。

台北榮民總醫院一般外科 蔡宜芳醫師

2015年10月10日 星期六

更有效的乳癌輔助性化學治療-劑量密集性化學治療簡介

乳癌病人在手術切除乾淨之後,有一定比例的人會有復發的情形。其復發或轉移的危險性和多種因素有關:如年紀、癌細胞分化、淋巴結轉移、賀爾蒙受體陰性、三陰型、或是Her2陽性。期別越高,復發率越高。復發後,大多數病人就無法治癒。因此,手術後接受化學治療,可以有效地減少復發的危險性。一旦復發率減少,相對來說,就能提高治癒的機會。所以,乳癌手術後輔助化學治療,是整個乳癌治療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事實上,因化療藥劑的多種選擇與進步,過去十年間已對乳癌的存活有很重要的影響,早期乳癌手術後的輔助化學治療已知藉由小紅莓可減少20 % 的風險,藉由紫杉醇又可再減少15 %,眾所皆知的化療副作用之一是骨髓功能的抑制,特別是壽命較短的白血球在化療後,可能降得很低。因此,若一旦病菌感染,會因為白血球低下而病情特別嚴重。骨髓造血功能一般在化療的第三週開始恢復。所以,多數化療的療程是每三週一次。早期乳癌手術後的化學或放射線治療,是基於可能體內仍有殘餘微量癌細胞的假設,希望藉由化療將其徹底殲滅。

一個目前在歐美國家很常用的初期乳癌術後化療模式,是劑量密集化療(dose dense chemotherapy),即是以相同的化療藥劑處方劑量,由原本三週縮短為二週注射一次。這樣的療程起因於:癌細胞的增長動力學(cell kinetics)是不會配合骨髓細胞的生長輪迴的,從實驗室裡觀察癌細胞的生長速率、對化學藥物的反應,科學家們歸納出一些重要的理論,Larry Norton醫師提出化療後腫瘤的生長速率可能變得更快,這是根據有名的 Gompertzian Law of Mortality。Benjamin Gompertz 是一個十八世紀的數學家。他以數學推理提出人口的成長速率起初是指數增長(exponential),然後漸趨緩慢。R Simon 和 L Norton認為腫瘤的成長也符合non-exponential Gompertzian kinetics。

因此,在手術切除後,因癌細胞快速變少(類似人口成長初期),反而生長速度加快,這些理論就是劑量密集化療療程設計的構想基礎,手術後如有殘存的癌細胞,其生長速度會加快,使用劑量密集化療將會增加細胞毒殺的有效性。
在這個理論基礎下,增加化療劑量密集度,才能在手術切除後有效控制殘存腫瘤;一旦腫瘤復發機會愈大,基因突變的機會愈高,故及早使用劑量密集式化療的治療方式,也可預防癌細胞產生抗藥性。臨床的試驗結果,證實此方法比一般療程有效,同時並沒有增加副作用。

早期一個由Citron等人所主導之大型臨床試驗CALGB 9741於2003年發表證實劑量密集式小紅莓化療接著使用紫杉醇,能顯著延長無病存活期(disease-free survival)及整體存活率(Overall survival)。在2010年,一項整合十個臨床試驗之綜合分析也指出劑量密集式化療較傳統式化療帶來更高之整體存活率,尤其是在賀爾蒙受體陰性的乳癌病患。最近義大利Del Mastro 等人的試驗結果顯示在淋巴結轉移之早期乳癌病患,不管是賀爾蒙受體陰性或是陽性,以劑量密集式化療(小紅莓)顯著延長無病存活期,即使加上化療藥物5-Fluorouracil也沒有額外的助益。

有鑒於近年仍有多個劑量密集式化療相關試驗結果,義大利Petrelli等人於今年四月發表一個綜合回溯分析的結果(綜合CALGB9741,NSABP B-38, Hellenic HE 10/00,義大利GIM studies,及德國German AGO trial等重要大型試驗),在綜合了八個已發表之臨床試驗,平均追蹤近七~十年. 共約17,889 個病人,無病存活期及整體存活率,劑量密集式化療仍然較傳統式化療好,尤其是賀爾蒙受體陰性病人尤佳。這些臨床試驗多數病患為淋巴結轉移陽性,結果顯示劑量密集式化療顯著減少了14 %死亡風險及減少16 %復發風險,由此綜合可見高風險性早期乳癌,如淋巴結轉移、賀爾蒙受體陰性、三陰型、或是Her2陽性,都可考慮劑量密集式輔助化療,在德國BRENDA Study Group於2014年所發表超過三千位病患之回溯綜合分析,劑量密集式化療對於超過十個淋巴結轉移或腫瘤分化不良(Grade III)也確實能顯著改善存活率及降低死亡復發風險。

劑量密集式化療完成率與一般療程無異,也就是說,它並不會比一般療程辛苦,病人的接受性(tolerance)與一般化療療程無異。更令人意外的是劑量密集化療並沒有明顯增加副作用,反而因為白血球生長激素G-CSF的使用,白血球過低的情形反而較為少見(33% vs 6%),在上述之綜合分析也顯示劑量密集式化療並未有較高之第三至四級白血球過低,但是確實有顯著較高的口腔黏膜炎,貧血及血小板低下情形。而噁心,嘔吐,腹瀉發生比率相似,血癌或骨髓增生不良的機率也並沒有因為使用G-CSF而上升。

CALGB 9741的結果在2003年發表於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腫瘤醫學界普遍認同,使得劑量密集式化療 AC(小紅莓+癌得星)-->T(紫杉醇)成為美國對於高風險性賀爾蒙受體陰性或Her2陽性乳癌病人最常使用的預防性化學治療。同時,Dr. Larry Norton對腫瘤細胞生長動力學與 Gompertzian kinetics 是相彷的看法也獲得肯定,也因此Larry Norton醫師在隔年(2004年)獲頒 David A. Karnofsky Award,這是美國癌症醫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ASCO)的最高榮譽,凸顯學術性理論應用於臨床治療獲得了證實並造福病患。
劑量密集式化療對病人的生活品質有何影響呢?病人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治療(密集式16週相對於傳統24週,早兩個月做完化療),在噁心或腸胃道副作用都相似的情況下,病人當然能盡快結束化療並接受後續的放射線治療(因乳房部份切除,或乳房全切,但是因為原腫瘤較大,及腋下較多淋巴結轉移)及荷爾蒙治療(荷爾蒙受體陽性的病人)。然而病人通常在化療後的第三週,噁心及疲倦的感覺才大致消失,密集式的每兩週一次的化療易讓她們覺得疲累沒有喘息的機會,唯預防性白血球生長激素G-CSF的使用,得以較少發生感染的情況,病人選擇劑量密集式化療,也是因為希望盡快的結束乳癌治療中最辛苦的化學治療療程,但必須自行負擔G-CSF費用。

總結來說,高風險性早期乳癌,如年紀輕、癌細胞分化不良、增生指數較高、淋巴結轉移、賀爾蒙受體陰性、三陰型、或是Her2陽性,在主責醫師審慎考量病人的體力與接受度下,可考慮劑量密集式輔助化療以降低其手術後復發轉移風險。

三軍總醫院 血液腫瘤科 戴明燊醫師

停經前婦女治療的課題:我該打停經針來治療乳癌嗎?


近年來,台灣女性乳癌的發生率逐漸增加,好發的年齡多集中在45-55歲,比起國外乳癌患者好發在60多歲,國內的好發年齡年輕了許多。同時,國外的多為停經後罹患乳癌,國內則有近半數為停經前的患者,因此,我們更需要針對停經前的乳癌患者做進一步探討。

停經前乳癌患者的特性除了年齡較輕以外,還有賀爾蒙分泌的不同。治療上除了考慮手術切除外,更同時要考慮疾病、生育及外觀的問題。以外觀來說,乳癌的手術日新月異,有內視鏡微創手術給予病患更好的選擇,但是在疾病或是生育的問題上,則是需要針對停經前賀爾蒙分泌的問題做進一步的考量。

停經前的女性乳癌患者,需要打停經針嗎?

(1)從疾病治療來看
賀爾蒙接受體陽性的女性患者,目前的治療建議為使用五年的泰莫西芬(Tamoxifen)。但是從各家的大型研究都可以發現,動情素接受體(Estrogen receptor, ER)為陽性表現,且發病年齡在35歲以下的乳癌患者,其復發風險相對來說較高。但是同時也發現,停經前的女性患者,如果接受化學藥物治療後,能夠進到暫時性停經到達一年以上,復發風險則會下降。

理論I
由於以上的觀察結果,科學家有幾個推論,年輕的患者因為賀爾蒙的分泌更為旺盛,所以賀爾蒙接受體陽性的癌細胞,會因為持續有賀爾蒙刺激而逃避掉化學治療的傷害,造成復發風險較高。因此,科學家進行了大規模的人體試驗去研究(Suppression of Ovarian Function Trial, SOFT trial),進一步去釐清,如果我們用停經針去加強抑制賀爾蒙的分泌是否會有更好的治療效果?
研究結果

這樣的研究結果發表在去年的San Antoni Breast Cancer Symposium,該研究總共收治3047位賀爾蒙接受體陽性(含Her-2陽性和陰性)的乳癌患者,分成三組,A組是標準治療,給予5年的泰莫西芬,B組給予卵巢抑制(停經針或是卵巢切除)及泰莫西芬,C組則是卵巢抑制及芳香環轉化酶抑制劑,最後比較三組的5年無病存活率。結果發現,三組的治療效果都很好,分別為84.7%、86.6%、89%。更進一步的分析發現,如果之前有接受過化學治療(大多為乳癌分期較為嚴重者),無病存活率則為78%、82.5%、85.7%,有比較明顯的差別,尤其是35歲以下的患者,差異更為顯著,為67.7%、78.9%、83.4%。

至於卵巢抑制帶來的副作用則是以停經症候群為主,像是潮紅、流汗、失眠或是骨質流失,比例上都略有增加,但是並不至於帶來額外的風險。

所以,目前停經針的使用,雖然停經前的患者都可以考慮使用,但在有些患者(癌症分期早期,不須接受化療)所帶來的效益不大,因此比較建議用在停經前、賀爾蒙接受體陽性,尤其是35歲以下,有接受化學治療的患者身上。

(2)從生育上的考量來看
停經前的癌症患者(不限乳癌),在接受化學治療後,常會遇到停經的問題,35歲以下的,約有八成可以在一年內恢復月經,35到40歲,則只剩50%可以恢復,而40歲以上,可能只有約三成的女性可以恢復月經週期,而這些患者,即使有恢復月經週期,仍可能會提早卵巢衰竭,進入更年期,失去生育能力。

從其他癌症患者的觀察發現,如果使用停經針,似乎可以有較高的機率恢復生育能力。

理論II
當化療進行當中,卵巢仍會受腦下垂體的賀爾蒙刺激而正常運作,因此反而容易受到化療藥物的傷害,使得濾泡細胞大量減少而進入卵巢衰竭。所以,給予停經針強迫卵巢進入休眠狀態,反而可能保留住卵巢的功能。

因此,有一項大規模的研究 (Prevention of Early Menopause Study, POEMS)針對這項課題進行探討。它挑選50歲以下,賀爾蒙接受體為陰性的乳癌患者,在化療期間給予停經針,研究在化療之後是否能恢復月經週期及保有生育能力。(*註:賀爾蒙接受體陽性因為需要進行後續5年泰莫西芬賀爾蒙治療,所以排除在研究之外)

研究結果
A組是接受標準化學治療,B組則是化學治療期間同時給予停經針,在兩年之後觀察卵巢衰竭比例,結果分別為22%和8%,而想要懷孕而且最後有順利懷孕生產的比例分別為68.75%和88%。比較起來,有給予停經針的患者,確實有較高比率可以保留卵巢功能且懷孕生產。
至於給予停經針會不會帶來額外的影響,像是影響癌症治療或是存活率?該研究發現,在無病存活率上,使用停經針反而有更好的存活率,在整體存活率上也有更好的趨勢。

停經針的藥物原理

女性在停經前的的賀爾蒙分泌主要是靠所謂的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簡稱為GnRH;也稱作促黃體激素釋放激素, Luteinising-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 LHRH),這是一種多肽荷爾蒙,在下丘腦中合成,它的主要功能是使腦下垂體釋放濾泡刺激激素(FSH)和黃體激素(LH),進而調節卵巢的功能,釋放出動情素estrogen和黃體素 progesterone。而停經針的成分就是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的類似物,利用化學結構上的相似,藥物可以抑制住FSH和LH的分泌,停止對卵巢的刺激並減少女性荷爾蒙的產生。
停經針的種類
停經針是我們的俗稱,目前來說,常用的停經針有兩種,一種是Zoladex諾雷德,另外一種是Leuplin柳菩林,兩者的結構式稍有不同,但都可以達到卵巢抑制的作用。
使用方式

目前使用上都是以四週為單位,每四周接受一次藥物的皮下注射。

總結
停經針會抑制住賀爾蒙的分泌,因此在疾病治療的角度上,賀爾蒙接受體陽性的乳癌患者可以考慮接受此種治療,會有較佳的治癒率和存活率,尤其是癌症分期較為嚴重,或是年齡小於35歲的乳癌患者,會有更明顯的治療效果。若是從生育的角度來看,賀爾蒙接受體陰性的患者,化療期間有加上停經針,強迫卵巢進入休眠,在化療結束後,也有較高的比例可以恢復月經週期並懷孕,而且加上此種藥物注射治療後,對原本的化療治療效果不會造成影響,甚至有更好的趨勢。

所以,停經前的乳癌患者,可以依據乳癌的類型,以及自身的需求,考慮加上停經針來協助乳癌的治療。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 洪進昇醫師

單側乳房有多顆惡性腫瘤〈多發性乳癌〉的治療考量

早在1920年Cheatle便描述在乳癌中第二個病灶的存在。在1957年Qualheim和Gall等學者進一步將發生在單個象限多個乳管的多發性乳癌稱之為多灶性 (multifocal)乳癌,發生在兩個或更多個象限的多發性乳癌稱之為多中心性(multicentric)乳癌。近年來,隨著乳房影像檢查工具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多灶性(multifocal)和多中心性(multicentric)乳癌被診斷出來。但由於定義、診斷方法和病理採樣的差異性,研究報導多發性乳癌的發生率從9至75%。雖然多灶性 (multifocal)乳癌和多中心性(multicentric)乳癌臨床上常見,但這些多發性乳癌的臨床特性,生物特徵,和這些個別腫瘤病灶彼此之間的關係仍然不清楚,也因此這類乳癌的診斷與治療仍然存在爭議,了解這類乳癌的特徵以及治療是一個越來越重要的課題。

如上述多灶性(multifocal)乳癌和多中心性(multicentric)乳癌的定義顯示,多灶性(multifocal)乳癌源於單一原發腫瘤病灶在乳房內的散播,而多中心性(multicentric)乳癌代表多個原發腫瘤病灶同時發生。然而,最近的分子和細胞遺傳學的研究顯示,前述的兩種乳癌發生機轉其實是有重疊的,並且不能單獨基於組織形態學或乳房象限分佈來做區別。Dawson的研究顯示多個腫瘤病灶在同一乳房可能來自於相同或不同的母株癌細胞系(clonality),與腫瘤病灶間的彼此的距離無關。特謝拉等研究顯示同側的乳癌腫瘤病灶通常來自於相同的母株癌細胞系(clonality),而雙側乳癌則來自於不同的母株癌細胞系(clonality)。然而Eeles等人的研究發現,有25%的多中心性(multicentric)乳癌的來源為多母株癌細胞系(polyclonality)。這些研究也證明在多灶性(multifocal)乳癌和多中心性(multicentric)乳癌間,各個腫瘤病灶間可能會表現出母株癌細胞系來源和癌化行為的異質性。

隨著越來越多的乳癌分子分型和標靶治療,過去有些研究著眼於多灶性(multifocal)乳癌和多中心性(multicentric)乳癌中,各處腫瘤病灶間的免疫化學組織表現的異質性。這些研究的目的是希望能清楚了解在各處腫瘤病灶之間的組織學和表現型差異,並進而明暸這些差異的臨床意義。米德爾頓和Choi等人的研究發現,在同一乳房中同時發現的腫瘤病灶通常都是相同的。同樣的,Buggi等人研究113例多發性浸潤性癌(多灶性(multifocal)乳癌和多中心性(multicentric)乳癌),所有腫瘤病灶都具有類似的組織特徵,但是在不同腫瘤病灶之間的免疫化學組織表現的異質性分別為動情激素受體ER4.4%,黃體激素受體PR 15.9%,HER2 9.7%,Ki-6715%以及組織分級18.6%。有12.4%的病人並因此而改變輔助治療。同樣PEKAR等回顧分析了110位多灶性(multifocal)乳癌發現各處腫瘤病灶之間的腫瘤(大小,類型、分級)異質性為14.6%和表現型(分子類型)異質性為12.7%。分子表現型有差異的通常是腫瘤形態相同的而且疾病死亡的風險更大(p值= 0.034)。

在現代化影像的時代,隨著乳房攝影篩檢檢查的推廣,臨床上普遍的使用乳房超音波檢查,以及術前乳房核磁共振(MRI)的利用率增加,許多乳癌婦女在手術前被診斷出更多的腫瘤病灶。這種術前診斷出同側多發性乳癌的增加趨勢很可能促使乳房全切除的比率上升。由於早期病患數較少的一些回溯性研究顯示同側多發性乳癌接受乳房保留手術的局部復發率高得無法接受,許多外科醫師仍建議患者接受乳房全切除術。

但最近一些較大型的回溯性研究顯示,同側多發性乳癌的病人接受乳房保留手術後,局部復發率並不會較高。其中一個最大規模的研究,Gentilini等人回溯性分析在1997和2002之間,476例同側多發性乳癌接受乳房保留手術的病人。儘管這些病人相對較為晚期(所有患者中55%為淋巴結陽性),5年的局部復發率為5.1%,與單病灶乳癌病人類似。因此作者的結論是乳房保留手術是女性同側多發性乳癌一個合理的治療選擇。最近Ataseven等學者的研究進一步支持同側多發性乳癌的病人接受乳房保留手術,他們分析多灶性 (multifocal)或多中心( multicentric,)的多發性乳癌病人在作完新輔助化學治療後,所接受的手術治療。研究對象來自於幾個新輔助化學治療臨床合作試驗的開刀或局部晚期的乳癌病人,針對局部無復發存活率(LRFS),無病存活(DFS)和整體存活期(OS)進行研究。在6134病人中累計有13.4%為多灶性 (multifocal)和9.5%為多中心( multicentric)乳癌。研究的結論顯示,當手術檢體切緣陰性或新輔助化學治療後達到病理完全緩解時,單灶性與多發性乳癌在局部無復發存活率(local recurrence free survival, LRFS)兩者間並無統計學上的差異。但值得注意的是,此研究結果也證明相較於單灶性與多灶性(multifocal, MF)乳癌,多中心( multicentric, MC)乳癌在整體存活期(OS)上顯著較低。Lynch等的研究發現,無論是多灶性(multifocal, MF)乳癌或多中心( multicentric, MC)乳癌相較於單病灶乳癌年紀均較輕且較晚期。所有多中心( multicentric, MC)乳癌在Lynch等的研究中接受了乳房切除術; 另外有256例患者為多灶性(multifocal, MF)乳癌,其中38%接受乳房保留手術,儘管相較於單灶性乳癌這些多灶性(multifocal, MF)乳癌更具侵略性,但局部復發率並沒有因此較高。

相較於過去多發性乳癌接受保留手術後高的驚人的局部復發率,這些最近的的臨床研究卻有不同結果的主要原因來自於下列幾點:現代臨床結果受益於準確的手術檢體邊緣分析,常規標靶治療,和全身性藥物治療使用的增加。而各種影像檢查的敏感度提高也有助於發現較不會有淋巴結轉移的小病灶。早期發現降低乳癌的死亡率,而且也降低接受保留手術後的局部復發率。

多發性乳癌婦女接受乳房保留手術後局部復發率的進步,可能一部分來自於對這些多發性乳癌特性的瞭解和全身性治療的進步,多個大型臨床試驗已經說明了適當的全身性治療有助於乳癌術後局部復發率的控制。最近的資料也顯示,分子分期分析除了可以預測全身性轉移風險,也可以預測局部復發風險。近年來乳癌的全身性治療已從過去根據組織型態分期,進步到以腫瘤生物學特性來做為個人化治療的選擇,這同時也可以解釋多發性乳癌婦女接受乳房保留手術後治療結果的進步,並非來自於各種影像學檢查或組織型態。

多發性乳癌的手術治療選擇仍然有許多爭議,雖然最近的證據支持可以選擇適當的病人接受乳房保留手術,我們還需要更多前瞻性研究數據的支持。臨床試驗Z11102為ㄧ評估多發性乳癌接受乳房保留手術可行性的前瞻性研究。這個無對照組的臨床研究目的為評估多發性乳癌接受乳房保留手術後的局部復發率和婦女對於術後乳房外觀的滿意度,研究結果將會讓我們更了解最適合這些多發性乳癌病人手術方案的選擇。為提供多發性乳癌治療更好的預後,了解這些多發性腫瘤之間潛在的異質性是必要的。由於我們對腫瘤生物學理解的提高和標靶治療方法的不斷發展,需要廣泛乳房切除的手術將繼續減少,更多有意願的婦女將可以安全的接受乳房保留手術。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 癌症中心陳芳銘 主任

2015年10月5日 星期一

和乳癌長期抗戰 醫:先想好下一步

和乳癌長期抗戰 醫:先想好下一步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15.10.01 10:00
根據國民健康署公佈的調查數據,台灣每年有超過一萬名婦女罹患乳癌、每天有28位女性為新診斷病例,榮登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成為威脅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而新的治療方針,已經不再侷限僅是延命,而是要「先想好下一步該怎麼做」。
根據國民健康署公佈的調查數據,台灣每年有超過一萬名婦女罹患乳癌、每天有28位女性為新診斷病例,榮登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
根據國民健康署公佈的調查數據,台灣每年有超過一萬名婦女罹患乳癌、每天有28位女性為新診斷病例,榮登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副主任,同時也是乳房腫瘤專科葉名焮醫師指出,抗癌好比一場接力賽,除了患者像是運動選手一般,要有正向積極態度和堅強意志力之外,如同教練的醫師,要在過程中適時陪伴、鼓勵、提升求生鬥志及審慎選擇治療方法,奪取團隊運作的最佳表現。
醫療團隊和患者雙方共同努力的目標,不再只是延命,而是進一步讓晚期患者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減少遭受治療副作用所苦,所以擬訂治療方針時永遠都要想著:「下一步可使用的藥物為何?」而不僅只是解決眼前痛苦。
醫盼:能提高乳房攝影接受度
診療過許多重症病人的葉名焮醫師表示,台灣患者對於癌症預防和治療選擇仍存在著接受度和經濟考量的差異性。位於都會區、家屬較積極的患者,多半在治療用藥的選擇上會從各種管道取得最新資訊,但是資源相對缺乏、家屬也無力支持的患者,對於新藥物的接受度就有不同考量。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副主任葉名焮醫師指出,乳房攝影能看到0.2至0.3公分的癌細胞,超音波卻要等到0.4至0.5公分大小才可判讀。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副主任,同時也是乳房腫瘤專科葉名焮醫師指出,乳房攝影能看到0.2至0.3公分的癌細胞,超音波卻要等到0.4至0.5公分大小才可判讀。
葉名焮醫師提出重要的癌症預防觀念,以其多年的診治經驗發現,年紀稍長或是居住位置離都會區較遠的女性,對於乳房攝影的接受度較低,最主要的因素為「無法忍受被挾得很痛」,轉而選擇乳房超音波。但是,乳房攝影能看到0.2至0.3公分的癌細胞,超音波卻要等到0.4至0.5公分大小才可判讀。為此,葉名焮醫師希望能將自己以往在南區醫療巡迴車的概念於中部地區推廣,期待更多女性朋友接受早期篩檢的觀念。
提高乳癌無惡化存活期為指標
乳癌患者中約有6至7成荷爾蒙受體呈陽性反應,治療基礎為荷爾蒙治療法,原則上區分成停經前及停經後兩大族群,其中,愈年輕的患者多半預後較差。停經前乳癌患者,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切除兩側卵巢等;停經後患者則可以芳香環酶抑制劑為第一線治療首選,若反應率不佳的患者,復發後仍可選擇其他芳香環酶抑制劑、雌激素受體抑制劑等。
對於難纏的轉移性、復發的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患者來說,已經有新的口服標靶藥物mTOR抑制劑可選擇,研究證實,使用荷爾蒙治療藥物並已出現抗藥性的的乳癌患者,使用mTOR抑制劑合併芳香化酶抑制劑治療的無惡化存活期為10.6個月,而單獨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劑治療的則為4.1個月。目前健保已於9月1日起,正式給付口服標靶mTOR抑制劑,是荷爾蒙受體陽性轉移性乳癌患者的一大福音。
所以,在乳癌治療方面,如何提高無惡化存活期、患者所期望的生活品質、下一階段的接續治療為何?皆成為眾多治療組合使用先後順序的重要考量。

癌症存活的病患常因為憂慮再復發而引起睡眠問題

睡眠品質非常重要,常常很多人因為睡眠不好而影響情緒及工作效率,尤其是癌症病患,因為癌症病患以前很少被注意到睡眠品質,但是睡眠品質常常影響癌症病患的生活品質,所以醫師要注意治療中或治療後存活的病患睡眠品質。最近Berrett-Abebe的研究問卷調查了平均年齡52歲的67名病患,61%是女性,92.5%是白人,67.2%是結婚或有伴侶,74.6%受過高等教育。其中31.3%是乳癌病患,17.9%是血液惡性腫瘤、17.9%是胃腸道癌症。問卷調查後發現恐懼導致睡眠障礙,尤其恐懼越大睡眠品質越差,即恐懼狀態與睡眠品質有強烈的關係。對於這些以前沒有注意到癌症病患的睡眠品質問題,確實跟癌症病患的情緒與認知有關,因為病患恐懼癌症復發及擔憂身體狀況導致睡眠品質差。如何幫助這些病患提昇睡眠品質呢?除了使用藥物之外,曾經有兩個研究,一個是讓病患參加瑜珈活動,參加瑜珈活動可以減少使用藥物,另一個是利用身心調節及冥想也能減少睡眠障礙。所以醫師在治療病患除了疾病之外,應該注意到病患的心理上的問題,尤其要多注意病患的睡眠品質,減少病患癌症復發的恐懼就能減少睡眠障礙。

翰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