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4日 星期五

乳癌切單邊 存活率同雙切

史丹佛大學醫學院分析近十九萬名乳癌女性的手術選擇發現,「只切除患側加放療」和「預防性切除雙乳」的十年存活率差不多。醫師表示,台灣做預防性雙乳切除的人不多,反而是患者逃避治療及乳癌篩率偏低較令人擔憂。
近年美國四十歲以下的年輕女性罹患乳癌後,不想活在另一側乳房也罹癌的恐懼中,選擇雙側預防性切除的人愈來愈多。但研究發現,只切除患側乳房癌細胞並搭配放療,相較做預防性雙乳切除的人,兩者術後十年存活率無顯著差異。 也就是說,除了帶有特定罹癌基因的高危險群,一般人不需要做預防性雙乳切除。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主任洪進昇表示,一邊有乳癌,另一側乳房也罹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五到九倍,但臨床上雙乳都罹癌的人不多。 他解釋,除非像是好萊塢女星安潔莉娜裘莉帶有特殊基因BRCA1及BRCA2者,可能才需做預防性雙乳切除;不過,台灣帶此基因的人不多,低於百分之五,反而是逃避治療或未做乳癌篩檢較令人頭痛。 洪進昇曾收治一名卅八歲女性,篩檢發現是範圍較大的原位癌,也就是零期乳癌,治癒率很高;但女子得知需切除部分乳房,消失近九個月才來治療,切片竟是乳癌二期,須經歷更辛苦療程。 洪進昇說,乳癌篩檢能找到早期癌症,治癒率高,但國內乳癌患者經由篩檢發現才占兩成。目前乳癌手術已相當進步,即使切除也能做重建手術。

惡性脊椎壓迫症可以利用放射線來治療

一般都認為放射線治療與其利用單一大範圍的放射線來治療倒不如利用多次的低劑量照射可以減少輻射帶來的副作用,最近Dublin的放射腫瘤Thirion醫師提出一個研究報告是將惡性脊髓壓迫症利用一次10Gy的放射線治療與照射五次4Gy總共20Gy的放射治療來做比較,結果療效相似,所以他認為可以一次照射來減少病患往返醫院的時間。即116名惡性脊椎壓迫症病患,這些都是年齡太大或身體太弱而無法進行外科手術的病患而改使用體外放射治療,這些病患平均年齡是69歲,主要來源都是因為乳癌、肺癌或前列腺癌轉移到骨骼,而造成惡性脊椎壓迫症。有67%是在胸部,24%是在腰部, 4.3%在頸部,2.6%在骨盆。這些病患分成兩組,一組接受一天照射10Gy,另外一組則分成5天,每天照射4Gy(全部20Gy),經過五週的觀察,結果發現這兩組的行動量表都相似,同時也比較兩組膀胱功能、急性及慢性不良反應、全存活期等,結果兩組反應率之比86.8% vs 75.7%,在膀胱功能方面兩組沒有差別,神經功能非惡化存活期兩組都是1.4個月,整體存活期都是4個月。一次照射10Gy是否會引起不良反應,因為之前都認為照射神經不應該超過8Gy,因為8Gy是脊椎最高的忍受範圍,超過可能會引起神經麻痺等,但是作者強調都是末期病患,如果能將症狀減輕就是達到目的,因為這病患平均存活期只有四個月,這種治療並不會引起神經毒性,對於病患也可以減少時間跟費用,但是對於長期存活的病患就要多加考慮單一劑量的治療方式

翰晃

2014年10月5日 星期日

淺談化學治療副作用--噁心、嘔吐


  葉名焮醫師

 

許多人對於化學治療的恐懼都是源自於-『副作用』。在化學治療開始之前,大部分的人都會非常擔心出現副作用,以及副作用會造成日常生活的諸多影響。如果因為這些恐懼的心理而逃避治療,實在是非常可惜。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生所有副作用,有些人的副作用相當少,甚至沒有。副作用的嚴重程度會依化學治療的藥物種類、劑量以及您身體的反應而有所不同。

 

化學治療藥物會藉由口服或注射等方式,經由血液循環來消滅癌細胞。而除了會殺死癌細胞之外,對一些生長速度較快的正常細胞也容易造成傷害。例如:人體內的消化系統上皮細胞、毛囊上皮細胞及血球細胞…都是生長快速的細胞。當您進行化學藥物治療時,正常細胞也會連帶受到傷害,而其衍生的一連串反應,我們稱之為化學治療副作用。

 

大部份受到化學治療傷害的正常細胞,會在化學治療結束以後很快的復原。因此,副作用多半在治療結束以後就會慢慢消失,而且正常細胞也會不斷進行新陳代謝,製造新的細胞以替代那些被摧毀的細胞。所以在發生這些副作用之後,不需要太過驚慌!

 

噁心、嘔吐是目前化學治療患者最容易遇到,也最容易產生的副作用。以下針對此一副作用做簡略的介紹:

 

化學治療引起的噁心嘔吐可分為急性、延遲性和預期性噁心嘔吐,分別敘述如下

 

(1)急性噁心嘔吐:發生於化學治療後24小時內,此期噁心、嘔吐最為嚴重。

 

(2)延遲性噁心嘔吐:發生在給藥24小時後或更長的時間,此期嚴重性減輕但噁心嘔吐時間長,會影響病人的營養和全身狀況。

 

(3)預期性噁心嘔吐:發生在給藥前或給藥的同時,除了化學藥物刺激外,焦慮也是造成噁心嘔吐之因素;多發生於年輕女性病患,或之前化學治療噁心、嘔吐控制不好的病患。

 

噁心、嘔吐通常是可以被控制的,至少是可以減輕的。如果您已經出現了這樣的副作用,您的醫師會從許多種可以抑制噁心及嘔吐的藥物中選擇適合您的止吐藥。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藥物,其效果是不同的。而且有時可能需要使用一種以上的藥物才能減輕症狀。千萬不要氣餒!繼續和您的醫師及護理人員配合,找出最適合您的止吐藥及有效的緩解方式。

 

除了使用止吐藥之外,以下提供一些緩解噁心、嘔吐的方法,提供您參考-

 

(1)少量多餐,不要一次吃得太多、太飽。

 

(2)避免在用餐中喝水、果汁、湯、汽水等液體,減少飽脹的感覺,液體食物最好在用餐前、後一小時內避免飲用。

 

(3)避免太甜、油炸或太油膩的食物。於化學治療前一晚,以及治療後34天應進食清淡食物、忌油炸,且應避免氣味較濃的食物。

 

(4)食物的溫度要適中,不要過冷或過熱。

 

(5)細嚼慢嚥,要有充份的時間進食,才可以消化得更好。

 

(6)當您覺得噁心時,可試著深而慢的用口呼吸;口含冰塊、酸梅、八仙果、陳皮、無花果、羅漢果..等,也有助於預期性嘔吐的緩解。

 

(7)避免一些特殊的氣味(例如:油煙味、香煙、香水、食物異味),而影響自己的心情或食慾。

 

(8)在用餐過後需休息一下,避免飯後二小時之內平躺,可以試著飯後坐正或斜躺休息,要將頭抬高,以降低噁心、嘔吐的發生。

 

(9)早上起床前若有噁心感,可進食乾、鹹的食物(如:蘇打餅、榖製類餅乾),有助於改善胃部不適。

 

(10)如果以往經驗顯示,在化學治療注射期間會有噁心感,那麼就避免在治療前1小時及治療後2小時內進食。

 

(11)運用放鬆技巧(如:冥想、轉移注意力、肌肉放鬆技巧..等),以減輕不適。

 

早期乳癌的荷爾蒙治療該用多久?5年還是10年


葉名焮

 

根據衛生署統計,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一位,女性癌症死因排名的第四位。好發年齡約在4564歲之間,當中又以4549歲每十萬名婦女發生144人為最高,佔了六成六比例,5064歲發生142140人居次。

 

乳癌已經邁向個人化醫療的時代,乳癌治療方法可分為局部與全身性治療。局部治療有外科手術和放射線治療,全身性治療有化學治療、荷爾蒙治療及標靶療法。通常乳癌患者在進行手術切除後,八至九成患者須接受輔助性藥物治療,以預防癌細胞復發或轉移,並延長總存活期。輔助性治療有化學、荷爾蒙及標靶等藥物,其中荷爾蒙治療多為口服方式,具備便利性、低副作用及高療效等特色,病患的接受度較高。病患的病理報告中,若荷爾蒙受體為陽性,病患就需要接受口服抗荷爾蒙療法,早先的時代,標準輔助性抗荷爾蒙療法就只有「泰莫西芬」。傳統上,荷爾蒙治療的時間為五年,這「五年」 治療的標準來自於很早期的臨床試驗,當時的試驗結果顯示七至八年的荷爾蒙治療沒有比治療五年的更能有效降低乳癌復發率,所以推論口服抗荷爾蒙要在五年後就有抗藥性。根據大規模的臨床追蹤統計,對於荷爾蒙受體為陽性的乳癌婦女,泰莫西芬使用五年可以降低乳癌復發率 41% 及降低乳癌死亡率 34%

 

事實上,荷爾蒙受體為陽性的乳癌,在預後上比荷爾蒙受體陰性的乳癌好,復發率比較少,也不像荷爾蒙受體陰性乳癌的轉移常常發生在診斷後的前五年,相反的,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在診斷後的十五年內都有可能發生轉移。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五年抗荷爾蒙治療就無法符合實際的臨床需求。

 

目前,臨床上乳癌的荷爾蒙療法十分多元化,其中就包括傳統的「泰莫西芬」與新型的「芳香環酶抑制劑」兩大類。很多人誤以新藥的上市可以完全取代傳統藥物,其實不然,AI僅適用於停經後婦女,且針對不同的乳癌婦女的診斷報告,制定個人化的荷爾蒙治療。兩類藥物的不同、在於芳香環轉化酶抑制劑類藥物可以直接阻止雌激素的製造,能有效降低乳癌患者體內95%的雌激素濃度;泰莫西芬是阻斷雌激素與癌細胞的結合,進而阻止癌細胞的生長,並無法直接阻止人體製造雌激素。對接受過泰莫西芬治療且已失效的乳癌患者,若後續改用AI類藥物,仍可能阻止或減緩癌細胞的生長,在整體存活率提升上有顯著的意義。現行三種芳香環酶抑制劑皆可有效的減少乳癌的復發,也減少對側乳癌的發生,兼具治療與預防效果。但其中諾曼癌素為類固醇型態之去活化劑,也較少有骨質疏鬆的副作用。接替使用不同藥物的方式,不但可藉由不同的藥物機轉,解決抗藥性的問題,也可降低長期使用特定藥物,所帶來的副作用風險。 長期服用泰莫西芬會增加子宮內膜癌的發生機率,而AI類藥物有發生骨質疏鬆、關節疼痛等副作用之機率;雖然可透過生活、飲食習慣,或藉助藥物緩解,但若縮短服藥時間,相對地,副作用出現的機率也可降低。此外,泰莫西芬具有保護骨頭與心臟的作用。

 

近幾年來,大型的臨床研究報告紛紛出爐,證實乳癌婦女有更多的選擇來治療乳癌,以荷爾蒙治療為例? 若是乳癌婦女已經使用了5年傳統的「泰莫西芬」,是否要繼續治療? 該使用那一類的荷爾蒙? 要使用新一代芳香酶抑制劑還是傳統的「泰莫西芬」? 根據長期大型的臨床研究MA17,顯示乳癌婦女已經接受5年「泰莫西芬」,之後再接替使用芳香酶抑制劑5年;研究報告顯示,芳香酶抑制劑相較於沒有使用藥物,更可以降低復發比率(94.4% vs. 89.8%P<0.001)、對側乳房復發的比例(hazard ratio [HR] 0.58; P < 0.001)並可以延長存活期((HR = 0.61 ; P = 0.04)。但使用芳香環酶抑制劑會增加骨質疏鬆及骨折的機會。肌肉骨骼系統方面的副作用,如關節疼痛或僵硬都是相當常見的。

  

2013年著名的刺絡針期刊,發表另一個大型長期的臨床研究(ATLAS臨床研究計畫),一共有6846名乳癌荷爾蒙陽性的病患參與,分成兩組,一組使用5年,另一組則使用10年,這些病患包含更年期前後及36個國家的婦女,平均追蹤了7.6年,最長使用了15年,一組是病患使用5年「泰莫西芬」另一組是10年的「泰莫西芬」;研究報告顯示,使用 10年的「泰莫西芬」相較於使用5年「泰莫西芬」,15年復發率下降3.7%(25.1%->21.4%)15年死亡率下降2.8%(15%-->12.2%); 但是服用10年的「泰莫西芬」 會有什麼副作用呢?子宮內膜癌是可能發生的,在這篇臨床研究中發現服用5年和服用10年「泰莫西芬」,增加罹患子宮癌1.74倍,因子宮內膜癌死亡的比率相差0.2%,另外10年泰莫西芬增加肺栓塞1.87倍的風險,但因乳癌而死亡的比率相差3%,但是整體來說疾病死亡率還是比控制組來的好,不過還是有一些病患不能忍受泰莫西芬副作用而停藥,如果病患使用泰莫西芬的副作用很輕微而且是更年期前的乳癌病患,建議還是使用10年比較好。

 
此兩篇臨床研究確實增加乳癌婦女選擇使用荷爾蒙療法的依據; 該如何選擇藥物治療的時間及種類? 應可以根據乳癌婦女的個人化報告詳細地跟專科醫師討論,在服藥期間,規律的生活、均衡的飲食並注意自身的情形,一但有任何問題,可以直接跟專科醫師討論,找出最佳化的個人醫療,以期對抗乳癌,給自己一個無病的生活。

2014年10月1日 星期三

乳癌基因檢測


自從美國好萊塢影星安潔莉納裘莉(Angelina Jolie)日前於公開投書表示,因為有乳癌家族史,所以接受了BRCA基因檢測,結果顯示,的確乳癌和卵巢癌的罹患風險都頗高。據悉裘莉接受此項BRCA基因分析技術費用約3000多元美金,大約台幣10多萬元,然而,台灣也有業者提供此項基因檢測服務,且為自行研究開發的BRCA生物晶片,收費大約僅需美國的一半,精確率卻能達到相同的水準。
 
BRCA1基因突變 8成在70歲前罹乳癌

根據研究統計,女性如帶有BRCA1基因突變,有80%在70歲前會罹患乳癌,63%在70歲前會罹患卵巢癌;如具有BRCA2基因突變,有80%在70歲前會罹患乳癌,男性有5%在70歲前會罹患乳癌。一般臨床約有5~10%的乳癌案例是肇因於BRCA基因突變遺傳,而這些家族性乳癌患者當中,約半數在40歲前就發現罹患乳癌,相較一般女性在40歲前罹患乳癌之機率只有5%,這些家族性乳癌患者罹患乳癌之平均年齡比一般婦女提早約10年。

在一般族群裡,兩百人中約有1人帶有BRCA1或BRCA2 基因之突變,而在具有家族性或早發性乳癌之族群中,BRCA1或BRCA2 基因之突變發生率,更高達30%~50%不等。有鑑於此,BRCA1或BRCA2的基因檢測確有其必要性。

BRCA1基因遺傳 家族子代5成也有突變基因

BRCA1或BRCA2基因是自體顯性遺傳,也就是在所謂家族性乳癌或卵巢癌症候群中,一旦此基因產生突變,其家族子代中所有成員皆有50%之機會帶有此突變基因。在這些家族中,乳癌會不斷侵襲這些家族的家屬,像母親、姐妹、女兒、祖母或姨媽等(男性也會發生)。同時,這些家族罹患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的比例也相對地提高。

基因諮詢師洪嘉駿表示,基因檢測可以幫助我們找出這些高危險家族中之真正高危險個體。另外,對於已罹患乳癌之患者,若檢驗出具有BRCA1 與BRCA2 之基因突變,更應嚴密的追蹤以防另一側乳房乳癌病灶之發生,及罹患其他癌症如卵巢癌之可能。

建議做乳癌基因檢驗高危險群:

1.家族中有同一人先後罹患乳癌及卵巢癌或同時發現雙側乳癌者。
2.家族中有二個或二個以上家族成員在50 歲前罹患乳癌或卵巢癌。
3.家族中有男性罹患乳癌。
4.另外,早發性乳癌(小於40 歲)之患者亦屬於高危險群,同樣強烈建議必須接受BRCA基因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