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2日 星期日

癌症病人預後的評估工具簡介:存活期、反應率、無病存活期、疾病無惡化存活期是甚麼意思?

台北榮總內科部血液科 總醫師李育庭/主治醫師劉嘉仁

癌症過往被認為是不治之症,隨著診斷技術提升,新穎的醫療技術以及新藥發展,還有多專科治療團隊合作,使得癌症的治療成績獲得長足的進步。不論是新的診斷技術還是治療方法,有沒有效或是有沒有幫助都必須經過嚴謹的實驗的驗證,為此醫學家們在臨床實驗中設計了一套評估治療效果的模式;以癌症的臨床試驗而言,評估治療效果常用的指標有存活期、反應率、無病存活期、疾病無惡化存活期。本文將針對這些專有名詞做說明。

存活期(Overall survival)

「存活期」或是「存活率」,是研究中最直觀評估治療效果的方式,因為它觀察比較的就是病人死亡(或是存活)的比率。其基本概念就是當經過一段追蹤觀察的時間之後,觀察病人的存活的比率。

例如某種癌症其一年存活率為50%,指的是觀察一年之後,有百分之五十的的病人還存活。有意思的是存活率常常被望文生義的人所誤解:一年存活率為50%,那麼二年理所當然就是25%( 50% x 50%),三年則是12.5%( 50% x 50% x 50%)。實際上那是錯誤的觀念,有些癌症治療效果不錯,可以達到除惡務盡,根治癌症的程度,病人可以長期存活,觀察三年、五年乃至十年的存活率都一樣。另外也可以直接分析病人存活的時間長短。例如中位存活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 11.5個月,代表約有一半的病人存活超過11.5個月。

反應率

反應率是以用腫瘤大小變化當作其評估治療指標。依照固體腫瘤反應評估標準(RECIST criteria),在治療過程中腫瘤大小變化可以分成完全緩解(complete response)、部分緩解(partial response)、無變化(stable disease)、疾病進展(progressive disease)。臨床試驗中,反應率通常是指完全緩解(complete response)和部分緩解(partial response)的比率,反應率越高暗示著治療效果越好。
   
無病存活率(disease-free survival, DFS)

無病存活率(disease-free survival, DFS)是指病人診斷癌症接受完整治癒性療法後開始觀察,經過一段時間後,其復發或死亡的病人比率(換個概念就是活著且無復發轉移的病人還剩多少)。舉個例子,若第三期大腸癌的病人單純做手術,五年無病存活率約為50%,表示這類病人經過五年追蹤後有50%的病人還活著且完全無復發或其他轉移的現象。但這並不表示這類病人只能活五年,而是有50%的機率這類病人可以活超過五年以上,且其再復發的機率相當低。

疾病無惡化存活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疾病無惡化存活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是指從治療後開始觀察直到病人疾病惡化或死亡。通常用在腫瘤侵犯比較大或是已到處轉移的病患。這些病人可能無法根除疾病,此時所做的治療稱為緩解性治療,目的是希望藉由治療控制癌細胞生長,以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及延長生命。舉例說明:上皮生長因子接受體突變的肺腺癌病人使用艾瑞莎(Iressa),其一年疾病無惡化存活期比率為25%,表示觀察一年後約有四分之一的病人仍然與癌症和平共處且有效控制癌細胞生長;其中位疾病無惡化存活期為9.5個月,表示約有一半的病患能有效控制癌細胞生長超過9.5個月。

結論

當病人得知自己罹患癌症時,第一個反應通常是我的腫瘤是良性或惡性腫瘤、是否可治癒、還有幾年可以活?醫師回覆一般是以病理報告、病人在臨床上的表現以及歷年來相同症狀的病人的統計數據為依據,同時佐以ㄧ些臨床試驗數據來說明治療的效果以便為病人擬訂治療計畫。事實上癌症治療是一門大學問,這些數據、比率其實只是供醫師參考的勝算比,不少病人卻糾結拘泥在這些數字變化上,患得患失乃至延誤病情,從病人角度來看只有兩件事:有效或是沒效、會好或是不會好。醫生幫助病人決定治療計畫時會從多重面向來考量。有些治療可以延長存活率,但代價是治療的副作用、高昂費用或是生活品質降低;反應率高的治療未必能真正延長病人的生命;有些治療雖然不能延長病人的生命,但是可以改善癌症造成的併發症或不適。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對於癌症病人的治療也日新月異,即便是晚期的癌症病人,即便復發及轉移也仍有其他方式進行再治療。因此癌症病人應積極面對自己病情,與主治醫師討論最合宜的治療方法,莫掉入統計數字的陷阱中,勿輕言放棄,如此才能有效控制病情,維持有尊嚴的生活品質。

什麼是PM2.5?它和健康有關係嗎?

最近因為中國前央視記者柴靜的『霧霾調查:蒼穹之下,同呼吸共命運』這支紀錄片,國人回過頭來才發現,原來我們無時無刻呼吸的空氣已遭污染,開始擔憂PM2.5對健康的危害。同時,媒體因而重視空污,除天氣預報外,預報空氣品質也成了常態。

什麼是PM2.5?
PM是 particulate matter 的縮寫,就是懸浮微粒。PM2.5是其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 (micrometer, m) 的懸浮微粒,又稱為細懸浮微粒,濃度以微克/立方公尺 (m/m3) 表示。我國於2012年5月14日發佈現行PM2.5的空氣品質標準為年平均值15 m/m3,24小時平均值35 m/m3,高於世界衛生組織訂定的10 m/m3及25 m/m3標準。依據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數據 (http://taqm.epa.gov.tw/taqm/tw/YearlyDataDownload.aspx),我國2014年PM2.5年平均值將近30 m/m3,是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值的三倍。前鎮、左營、前金是2014年污染最嚴重的前三名空氣監測站,都在高雄市。

PM2.5的常見來源如汽機車排放廢氣等污染物,如硝酸鹽、硫酸鹽、銨鹽等,工業污染、天然或人為的揚塵、香菸、多環芳香烴碳氫化合物 (PAH)、海鹽飛沫、重金屬、細菌及黴菌、花粉等,包含有機物及無機物。 因此,PM2.5的組成隨時間、季節、地點而不同,例如台北及高雄的PM2.5組成就不相同。而PM2.5依據生成過程,可再分為原生性和衍生性,原生性PM2.5排放後未經化學反應,如前述的海鹽飛沫及天然或人為的揚塵;衍生性PM2.5是大氣中經過複雜的化學變化與光化反應後才形成,主要為前述的硫酸鹽、硝酸鹽、銨鹽。

因為粒徑小,沉降前能懸浮於空氣中數日甚至數週;而來自中國的沙塵暴甚至可以藉由高速氣流吹送到約10,000公里之遙的美國加州東部。我國近年來,每年有高達十幾次來自中國的沙塵暴侵襲。

PM2.5和健康有關係嗎?
PM2.5的直徑約為頭髮直徑 (50-70 m) 的1/28,非常細小,可穿透肺泡進入微血管,經由血液循環,影響身體健康。因為PM2.5經由呼吸道進入人體,很自然聯想到氣喘等呼吸道疾病。確實,美國胸腔學會指出,PM2.5會引起下呼吸道發炎,影響肺功能,引發氣喘惡化及形成慢性阻塞性肺病,增加呼吸道疾病惡化及死亡率,甚至引發肺癌。

除了呼吸道疾病,PM2.5對心血管的傷害更大!PM2.5暴露可引發心肺疾病、心血管疾病、心律不整、缺血性心臟病、及心臟衰竭惡化。PM2.5進入血流後,直接傷害血管內皮細胞,造成血管收縮,增加發生血栓的機會。PM2.5同時能增加體內的氧化壓力以及經由肺臟,活化體內自主神經系統,造成上述的傷害。此外,體內增加的氧化壓力,也可直接或是再經由肝臟或是脂肪組織間接對心血管系統造成傷害。近期台大鄭尊仁教授的研究指出,即使是吸入符合國內標準平均濃度13.30 m/m3的PM2.5 16週,也能在糖尿病大鼠造成心肌發炎,主動脈壁增厚,腎絲球硬化,以及腎小管病變。

此外,台大收集急診資料分析後發現,PM2.5也與中風有關。PM2.5的內含物能增加出血性腦中風相對危險1.19 [1.07-1.32, 95%信賴區間];而對缺血性腦中風則是在溫暖季節影響65歲以上女性 [相對危險1.12, 1.00-1.25, 95%信賴區間]。

Pope於2002年即指出,PM2.5每增加10 m/m3,除了增加6%心肺疾病死亡率之外,也會增加8%肺癌死亡率。後續的大型研究,更明確指出PM2.5與肺癌的相關性。2012年發表的一篇全球疾病負載研究推估,2010年一年內,因PM2.5 暴露導致全球320 萬心血管相關死亡個案及22萬3千的肺癌死亡病例。

因此,世界衛生組織轄下的國際癌症研究署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2013年10月才將戶外空氣污染列為肺癌的致癌因子 (第一類),同時也將戶外空氣污染中的主要成份之一的懸浮微粒,獨立出來列為確定的人類致癌因子。整合分析 (meta-analysis) 的結果指出,PM2.5暴露增加1.09倍 [1.04-1.14, 95%信賴區間] 的肺癌相對危險 (relative risk, RR),學者認為導因於PM2.5暴露有較高的肺癌死亡率 [1.09 , 1.06-1.11, 95%信賴區間]。

除了上述疾病之外,PM2.5也與生育率、流產、活產率相關。另外,除了呼吸系統外,皮膚也直接暴露於空氣中,證據指出PM2.5能破壞皮膚的保護功能,造成皮膚傷害及病變。

預防重於治療

世界衛生組織於2002年報告即估計,PM2.5 每年導致約80萬人死亡,是全世界第13大死亡原因。美國後續的研究則估計,PM2.5降低10 m/m3可延長人們0.61 +/- 0.20 年,也就是大約增加5~10個月壽命。因此,改善空氣品質確實能改善國人健康,也是國家既定政策。政府雖早在2012年5月14日即發布細懸浮微粒空氣品質標準,但直到2014年6月才制定細懸浮微粒管制計畫。雖然慢了好幾拍,總是有個開始,如最近推行的減少民俗活動燃放炮竹及祭祀不燒金紙,以及持續推動的菸害防制及汽機車廢氣排放管制等。

但環境改變無法一蹴可及,國人目前能做的,只有減少暴露,戒菸並減少二手菸暴露,多注意空氣品質預報,空污嚴重時盡量避免出門,特別是心肺疾病患者,老人及小孩;若出外盡量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少於市區戶外行走或騎車。若以口罩減少吸入細懸浮微粒,則口罩需使用N95等級,但N95口罩易引起呼吸費力,並不適合長期配戴。家中環境則可使用空調或空氣清淨機,以高效濾網過濾,降低室內的PM2.5。生活上,少吃油炸及燒烤食物,假日少烤肉,一切由自己做起!

嘉義長庚醫院胸腔內科 林裕清主任

藥物癌症防治

癌症初級預防,普遍被公衛領域認為最有效益,但因為常常牽涉到各人生活型態的調整,其實也最困難。基於台灣癌症發生率仍然不斷成長1,本篇將探討以生化標靶藥物進行癌症防治的可能性。首先將簡述癌症的病理機轉,再來說明現今的標靶藥物。

癌症,主要先是生長不受控制細胞,進行惡性轉移侵犯其他器官。有兩個關於重要的概念。第一,癌症是一系列多步驟的變化。是長時間基因突變或者”基因修飾(epigenetic)”的異常累積的結果。不受控制的生長,初始可能只是原位腫瘤(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or carcinoma in situ),而接著進行惡性轉移侵犯。因為是長時間,多步驟,所以揭示以生化藥物於早期介入,達到預防的可能性。第二,癌症的生成可以經由多種不同路徑。路徑間可能互相影響,而有些路徑為多數癌症共有,有些則屬於特定癌症。 2

有許多方式可以誘發細胞不受控制的生長。常常是致癌基因(oncogene)的活化,常見者為生長因子傳遞路徑過度活化,而這包含了肺癌的EGFR、乳癌的HER2等。也有可能是透過荷爾蒙促使細胞生長,例如雌激素於乳癌。正常而言,細胞生長太過,會受到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的管控,例如P53、APC。P53在細胞DNA受損時,會嘗試修復細胞或者使細胞老化、死亡。通常癌症的發展,包含抑癌基因失去功能,這可能是基因突變造成,例如P53於多數癌症、APC於大腸癌。接著腫瘤要能生存,需要血管新生以供給養分氧氣,接著才進一步順著淋巴循環系統轉移。這一系列的變化要能順利進行,和癌細胞的微環境有密切關係。這主要包含了細胞間質的狀態,還有免疫系統的狀態,例如發炎與免疫低落均會促進癌化。 3

癌症的標靶預防,現行已有一定進展。原理,即是以藥物阻斷上述癌化路徑。在乳癌方面,發展出針對雌激素受體的SERM。雌激素會乳房細胞生長造成癌化,但在其他組織例如對骨質與心血管有則保護的作用。SERM卻能在乳房中抑制雌激素的訊息傳遞,而在其他組織則是促進雌激素的訊息傳遞。原因之一,是乳房細胞中,雌激素作用的下游分子與其他細胞有差異。該類藥物中,tamoxifen本用於乳癌治療,現今已可做為預防用藥。但該藥物常有的副作用為身上起疹子。建議有危險基因(BRCA突變)、或個人病史(原位癌)、或60歲以上婦女,在與醫師確認後可以使用。 4


財團法人大地之愛癌症基金會 蕭喻中

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

這樣吃脂肪才對!?

這樣吃脂肪
脂肪與油的差別是什麼?脂肪與油有類似的化學結構,而且從人體角度來看,功能也極為相似。我們稱在室溫下呈固態的為脂肪,像是豬油或動物脂肪;某些脂肪在室溫下是液狀,我們稱之為油,如橄欖油──僅管如此,一般我們都是用「脂肪」來統稱它們。 脂肪在身體的功用十分廣泛,既是能量的來源,也是儲存能量的主要管道。它也可以作為緩衝,保護我們不會受傷,隔離與外界溫度的變化,最重要的是將危險物質儲存起來。 當身體承載過多毒素,或是有害細菌進入體內時,為避免影響體內重要器官,身體會巧妙地將具有攻擊性的物質轉化成脂肪儲存起來,直到它可以代謝出去或排出體外。瞭解這點很重要,因為這表示吃被汙染、不健康或來自有毒來源的脂肪,會在體內累積垃圾。此時,如果我們不健康、體重過重又快速減肥,就會負荷過多毒素,因為體內脂肪會斷裂,釋放出攻擊性物質到體內。 以好的一方面來說,脂肪在健康皮膚與頭髮也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同時有助於運送並代謝可溶性維生素A、D、E、K。此外,脂肪在整合細胞膜或細胞壁,也具關鍵性地位。 近來平均每個美國人攝取的熱量有超過四○%來自脂肪,澳洲是在一五%至一八%。脂肪的攝取量必須正確,如果我們不想得到冠狀動脈疾病或動脈硬化,脂肪的攝取量必須降到一一%至一二%,這也許會很難做到,因為你或許得避開酪梨之類的食物──它的成分有五○%都是脂肪。請確實遵照健康飲食計畫的規定。 該如何減少脂肪的攝取呢?只要避開隱藏性脂肪並審慎地攝取即可。那些平常攝取大量脂肪的人,必須注意隱藏在油炸食物、醬料、速食及糕餅裡的脂肪量,也就是避開所有不健康的食物。 理想的脂肪攝取量,是健康飲食計畫的規則之一。當你遵照健康飲食計畫並按照建議吃東西,體內的脂肪就會自動減少至理想狀態,這表示你不必再為吃多少脂肪而測量、秤重或加加減減。 請瞭解各種型態的脂肪是否可以攝取,並選擇對自己健康最為有益,並有助於療癒的脂肪。我們必須注意脂肪的幾種類別並加以選擇。飽和脂肪vs.不飽和脂肪 脂肪可以分為兩大類:飽和脂肪與不飽和脂肪,兩者間有個極大的差異。飽和脂肪是以雙鍵連結分子組成其結構,質地較硬,形狀較尖,有棱有角,這讓飽和脂肪在室溫呈現固態──像豬油(動物性脂肪)及椰子油(少數植物性飽和脂肪)。這種化學結構也解釋了為何不飽和脂肪在室溫呈現液態,以及為何我們會使用動物性脂肪與植物性脂肪這樣的名詞。為了瞭解使用不飽和脂肪和避免使用飽和脂肪的真正原因,我們必須搞懂脂肪是如何進入人體的。 我們的身體由許多細胞組合而成,每個細胞都有類似的結構:細胞膜包裹在外圍,內部飽含液體,裡面的成分負責細胞的功能。每個細胞膜都有所謂的雙脂質層,有如磚頭或石頭砌成的牆。脂質就是脂肪,脂肪的雙脂質層是構成每個細胞細胞膜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如果你吃的都是飽和脂肪,身體的脂質就多半是飽和脂肪;如果你吃的都是不飽和脂肪,脂質就多半是不飽和脂肪。前者會直接導致細胞膜十分稠密,沒有滲透性,它的質地會硬到無法吸收營養,也無法將廢物排出去,這將危及整個細胞的代謝功能。相反的,若細胞膜大多由不飽和脂肪組成,這些細胞會較為柔軟,容易滲透,運作起來也更有效率。 這個功能對紅血球來說非常重要。紅血球──它的樣子就像充滿水的氣球──負責輸送氧氣與其他營養到身體各部位,如果紅血球的細胞膜大部分是飽和脂肪,它們會變得很硬沒有彈性,而且因為尖角而十分黏稠──這是飽和脂肪的本質,也會造成兩個我們不願見到的結果:第一,紅血球不易改變形狀,好從細小的毛細血管擠出去與身體其他細胞結合;第二個的問題更大,紅血球的尖角會像魔鬼沾黏在一起,產生血塊或血栓──這在任何時候都是極為嚴重的問題,尤其在化療階段,更容易增加風險。 大家都知道,高血壓或心臟病病人需要施打血液稀釋劑──濃稠的血液是危及健康的重大因子之一。濃稠的血液與血液濃度與其流動程度有關,就像分別把一瓶裝了番茄醬的瓶子與一瓶裝了水的瓶子倒過來放,裝水瓶子裡的液體會流動,裝番茄醬的則呈現黏稠狀。 當血液是黏稠的時,它肯定不會流動,所以很難讓心臟把血液運送到身體其他部位,也很難讓血液進入並穿過微血管。因此,濃稠的血液會讓血壓升高,引發心臟病,也會增加血塊或血栓(化療最主要的副作用)。讓血液稀薄、流動順暢的最好方法,就是避免吃飽和脂肪,並遵照健康飲食計畫的規則。健康規則/避免飽和脂肪。
 
動物性脂肪全是飽和脂肪,無論是來自牛肉、雞肉、羊肉或豬肉。另外,棕櫚油也應避免,它會危害環境及人類健康。食物加工成品常大量使用棕櫚油,通常食物標籤沒有標示清楚的油都是棕櫚油。棕櫚油很便宜,它的飽和脂肪能讓餅乾酥脆爽口;有些餅乾使用橄欖油,比較健康,但也較貴。許多生態保護區,特別是位於熱帶地區的土地日益稀少,就是為了採取棕櫚油。說來奇怪,環保分子拚命鼓吹大家減少消費棕櫚油,也有一定進展,而且棕櫚油對身體健康的危害已為人所知那麼多年,營養學家卻始終默不作聲。健康規則/固定食用omega3及omega9,避免食用omega6。omega脂肪酸可分成三類──omega3、omega6及omega9,人們需要這三種脂肪酸──人體免疫系統要發生作用,極度仰賴飲食的omega脂肪酸。 omega3是正派角色,對免疫系統及療癒功能十分有效;omega6則是小壞蛋,會削弱免疫系統功能,並導致無益的後果;至於omega9,對免疫系統不好也不壞,但有修補作用。 什麼食物含有這些成分?omega3最重要的來源是魚油及亞麻籽油──我大力推薦亞麻籽油。你可能聽說過吃魚的好處,其實吃魚最大的好處就是魚油,當然,想攝取魚油,就必須吃有油的魚──沙丁魚及鮪魚就是,不過大部分罐裝鮪魚的魚油都被去掉了,所以與其吃罐頭魚,不如吃魚油膠囊。請你特別注意,有些罐頭放的是不怎麼健康的油。 omega6的主要來源是葵花及葵花油,最好不要食用。此外,最好避開菜籽油。omega9多半來自橄欖油、酪梨及大部分堅果類。要真正瞭解該怎麼選擇,有個關於脂肪的關鍵問題。準備健康的脂肪非常有益,但它們有個共同的問題:脂肪很容易氧化而產生酸敗作用。酸敗的脂肪不論就短期或長期來說,都會嚴重危害身體。就短期而言,它會產生大量毒素;就長期來說,它們是致癌物,會導致癌症。脂肪一旦曝露在空氣、高熱或光線下,就會氧化並產生酸敗作用。要避免這個問題,你可以:健康規則/避免讓油接觸到空氣、高熱及光線。◆買金屬罐裝或裝在深色瓶子的油:避免光線照射。◆請使用冷壓或純油:它們在萃取過程中沒有加熱。◆請買儲存在冷藏庫的亞麻籽油,別買放在架上的:買回家後要放在冰箱,一旦開封了,最好在兩個月,至多三個月之內用完。◆請學著不放油做菜:做菜時很容易讓油溫過高而產生氧化,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不用油炒,只要在上桌時淋點油在菜上就夠了。要做到這點得需要一些調適,一旦習慣了,就會成為健康並令人享受的習慣。至於它的正面附加效果,則是能更容易清洗碗盤!如果非得放油做菜,橄欖油可耐高溫(亞麻籽油則不耐高溫),如果用的是鐵鍋,請加點水,讓油溫不至於過高。◆避免烤堅果或用高溫烹煮堅果類:許多堅果類都含有五○%的油,所以這個問題很嚴重─更多這方面的討論,稍後我們會提到。
重點整理──脂肪使用建議 ✽在健康飲食計畫或療癒飲食中,必須遵照一般規則決定使用多少脂肪。✽全程避免使用動物性脂肪(包括乳製品)。✽學習不用油做菜,例如油炒、油炸等會加熱到脂肪的料理方式。✽ 每天在食物中加入兩湯匙亞麻籽油─最好是食物煮過以後再加;有人則是直接用湯匙吃(不是我)。✽各種菜餚都可以加橄欖油,它不僅對免疫系統無害,而且含有其他有益成分。✽看清楚標示,不要使用棕櫚油。


 摘自柿子文化《14天壽命多活40年,自體清理癌細胞》,作者伊恩•蓋樂

2015年11月2日 星期一

調整飲食、規律運動 打造免疫金鐘罩

現代人聞癌色變,根據衛福部103年統計癌症已蟬聯台灣十大死因榜首33年,11分24秒就有人死於癌症,國人罹癌的速度一年比一年加快,且罹癌人數也逐年增多年輕化,又以國人十大癌症排行類別中的癌症、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發現皆與國人飲食型態及生活習慣息息相關,該如何從飲食當中做調整,打造身體免疫金鐘罩?

均衡飲食:選擇低GI飲食:台灣癌症基金會鄭欣宜營養師表示,每天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像是全穀根莖類、豆蛋魚肉類、油脂與堅果類、蔬菜類、水果類、低脂奶類,攝取多元化的營養並增加膳食纖維攝取量,選擇未加工、低升糖指數食物,建議一天當中至少可以有一餐食用全穀類食物,像是糙米、五穀米、麥片、小麥胚芽取代白米、精製麵包等,可增加纖維質攝取也增加B群的攝取,提高一天活力來源!

蔬果彩虹579:神奇植化素:植化素就是植物為了保護自己而演化出來的一種『天然色素』,不同顏色蔬果提供不同抗氧化、調節免疫力的植化素,像是番茄當中的茄紅素可預防攝護腺癌;葡萄籽、松樹皮當中的花青素,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可減少體內自由基的生成。胡蘿蔔、南瓜中的類胡蘿蔔素可轉化成維生素A,除了是脂溶性維生素更在黏膜細胞扮演重要角色;菇類中的多醣體,可增加免疫T細胞的數量,提高免疫力抗癌的效果,建議兒童一天至少攝取5份蔬果、成年女性攝取7份蔬果、男性攝取9份蔬果,攝取蔬果的原則應該是多樣多色,也就是應該多種類,且不同顏色都要攝食,才能讓人體吸收到不同功效的植化素。

規律運動:維持理想體重:建議每周至少運動3次,每次30分鐘,達心跳速率每分鐘130下,規律運動除了可增加心肺功能、幫助代謝、減少體脂肪,減少體內氧化壓力生成,運動種類可依個人身體狀況及喜好度做調整;也建議可維持良好的體態,減少代謝症候群慢性疾病的發生,男性腰圍小於90公分,女性腰圍小於80公分,腰圍八九十,健康常維持;另外也必須小心「隱藏性肥胖」,注意體脂率,建議男性體脂肪率介於17~23%,女性為20~27%。

癌症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國健署已推出免費篩檢,將大腸癌、子宮頸頸癌、乳癌及口腔癌等國人發生率高的四大癌症,列為癌症篩檢的重要工作,也有統計發現借由癌症篩檢,早期介入治療,可有效降低四大癌症的發生率及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