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30日 星期一

醫界的良知


轉載: 有孚攣如,富以其鄰 王惠暢醫師



陳震寰寫於 2012年4月26日21:37 ·





一年多前,下了一個重大的決定,辭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部主任和臨床醫師的職位,當然,這在領導管理階層眼中十分突兀的行為,相當不可思議,幾經折衝,最後以外科部顧問及留職停薪等辦法暫時收場。時至今日,碰到熟識的醫師朋友,仍不太能瞭解為何有此決定。其實這樣的想法在我心中已盤桓多時,並非一時衝動所致,原因當然甚多,就舉其犖犖大者如下:



第一便是對醫療環境的失望,根源起自於不正常的健保制度及伴隨而來的人性黑暗面表現,影響所至,醫療院所莫不上下交征利,再加上醫師的養成過程中,除了專業知識外,就是無時不在的利弊分析和自我實現,於是造就了為數眾多只知不斷擴大自我利益又妄自尊大的醫師“兒童”,最擅長的往往是抱怨和無盡的貪婪,很少想到付出以及與團隊中其他成員分享。另一方面,病患在醫療商業化和醫療服務對價化的氛圍下,也忘記了人與人相處應有的基本尊重以及醫病和諧的重要性,動則怒罵威脅,小至掛號不順,大至醫療成效不如預期,都可以產生醫病糾紛。在我部主任任內,部內同仁所有被申訴案件都得過目處理,這時更能體會申訴內容的離奇,真令人嘆為觀止;也不禁百思不得其解,人之間到底發生什麼變化了?想起從前,雖然也是醫務繁忙,但總伴有助人的成就感及良好互動後的快樂感,所以累而不怠,如今的氛圍只譲人覺得疲累倦怠而不快樂,自然興起不如歸去的感慨。



第二個主因是打算主導後中年後的人生規劃,想想人生的前三分之一都在積極學習累積知識,中間的三分之一則全貢獻給醫療服務.人生的最後的一階段不該是在被強迫退休後才無奈開始吧?這一年多以來,常有許多舊識問我是否無聊?我常回答"常覺得時日都不太夠用.何來閒時想無聊之事"。這絕不是矯情,而是幸運在我本來興趣廣泛,再來年輕時便能領略閱讀的樂趣,所以閱讀、休閒興趣、演講、運動及旅遊交叉安排下、倒也充實而自得其樂。反而,我經常會提醒那些會問無聊的好友們,要多內省是否有可獨處自得的興趣,因為興趣及持久的愛好大多非與生俱來的,是要耗時培養的,若要退休生活愉悅,先從培養興趣愛好開始 (能與另外一半契合則更佳)



第三是很想替年輕醫學生們找到安身立命的長治久安之道,這個理由似乎好高騖遠不切實際,但我卻是認真的。基本的想法是:良好醫療服務的提供是耗神耗時的,絕不是以量取勝的,但良醫若執著於良好醫療品質及醫病互動的內涵,往往生活品質反而遠低於庸醫,這是不公平的。所以很想自己能先習得金融操作的穩定獲利法,然後可以傳授給後輩們,要他們能享受財務自由人身自由的真諦,進而放棄將醫療商業化的想法和作法。當醫療回歸專業服務的本質,醫師人品自然高,病人不把自己價格化,醫病關係自然會和諧。很可惜,這個金融操作心法仍在修鍊中,時程比我想像中要漫長的多,也謝謝我太太容忍我鼓勵我,讓我無後顧之憂的繼續浸淫其中。



這一年中也發生了許多預期中與非預期中的樂事: 第一是長期停診後,有些病患癌症惡化後輾轉讓我回去再提供治療意見及精神加持時,老朋友般的情誼經常會在醫病間出現。另外,當將所提供醫療服務的知識及診療費用全轉給年輕一代的醫師時,他們也能感受資深醫師實質傳承及提擕之美意,又是樂事一樁。 第二是同學的情誼,當邱寶琴間接聽聞我長期休息的訊息後,以為我身體健康出了狀況,不僅電話關心,還特別利用到台中榮總友情特診時,訪視我並和我及清韻共進餐及深談人生過往事,不亦快哉!說起來,還欠她夫婦一趟台中遊,希望不日後可邀約成行。南榮兄則是怕我無業在家太久不妥,又是邀約院內演講,又是多次參訪巍峩的台中慈濟醫院,用心良苦,銘感五內。世薫兄也是看我賦閒在家不順眼,幾次讓我到宜蘭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帶帶實習醫學生小老弟,談談醫學常識,也算再度與陽明大學有些交會了。 第三則是非預期中的好事,原以為脫離職場暫休後,自然門前車馬稀,少人聞問了;不料,由於往日的口碑及學會業界的錯愛,演講邀約仍然不斷,也讓我有充裕時間更深入的看待問題及尋找答案,也更容易突破制式的規範及想法,能將這種心得與人分享,堪稱人生另一樂事也。也由於上述的因緣際會,多了些領略,希望能與諸君分享,做些拋磚引玉之舉。



(1) 博學漫談 在中國醫大附醫及陽大附醫帶領實習醫學生時,不時可感覺學生是需要全方位啟發的,不只是次專科知識。 先要學會作人,才能學會作醫師,學會有能力全方位觀照病人的醫師,才有資格變成學有專精的次專科醫師。 各位同學應主動認教陽大附醫實習醫學生,不只言教還有身教,行有餘力,我們說不定還可認養落後地區學童。除了衣食飽足外,眼界開、能力足才是改變他們未來的關鍵。



(2) 慢工出細活(慢活) 在我看來,大部分醫師都成長於不健康的環境。這不健康不是指物質環境,而是指精神環境:從小成績優異受家人、師長、同學誇,到醫學院醫院又長期優越於其他醫療從業人員(如護理師、藥師),若有幸成為醫術稍高的醫師,病患及藥界又百般示好,常造成這群異類目空一切,傲氣凌人又不懂分享及付出,這些人是需要人生再教育的。方法無他,仍從生活學習開始,這次俊忠兄女兒的畫展及眾人參與(很抱歉那次無緣參與),產生很大的迴響。人性的撼動與感動仍是心靈改造最大的良藥,邱寶琴也提過: 學習付出貢獻再做些與貧脊人們分享的事會是好的開始。我們應該隨時內觀內省,守住自己心神在慢活中甦醒開來,同時有責任幫忙年輕一輩醫師從真實生活中學習謙卑、感恩和惜福。



(3) 精讀立論 在這一年內數十次的準備專題演講時,自己為自己訂下了一個絕不講完全相同內容的原則,強迫自己在相同的議題下一定要找出各種切入方向不同的論點加以闡述。於是閱讀領域必須更加深邃寬廣才行,也因此再度開啟愉悅求知的旅程。過往,每每參加先進國家的專家會議,一方面固然欣賞內容的豐富及多樣化,最讓我欣羨的反倒是資深長者的睿智風範,你不但不覺得他們已老的跟不上時代,反而他們的真知灼見為未來世代指出一條明路。台灣醫界耆宿的境界尚難望歐美項背,若要在幾個世代內迎頭趕上先進國家,多期望我們在年華日漸老去的時日裏,尚能有鏗鏘之音,見證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亡。



今年由於早就安排好的出國會議行程,無法參與畢業30年的同學會,殊為可惜。但聯絡網絡已成,各位佳影佳音已陸陸續續拜見拜讀,會後傳誦的定更為精彩。期許有幸能躬逢其盛者,能盡情享受這豐饒的盛宴。



4 則留言:

  1. 王主任真的讓我受益良多~

    回覆刪除
  2. 葉醫師您好:一直找不到您,打去榮總說您已不在榮總服務,總算在網路上尋到您。難道正如部落格簡介所寫,您已到台中了嘛?若真如此,真是我們高雄人好大的損失~>.<~    是這樣的,有一事想要請教您,我的朋友在一次健康檢查被檢查到胸部長一顆瘤,醫師說表面呈不規則狀,懷疑是乳癌,於是建議朋友去高醫做切片檢查,病理切片檢查結果是纖維瘤,醫師卻判定為惡性腫瘤,必須切除1/3乳房並拿掉淋巴,朋友的心情如坐雲霄飛車般,想請教葉醫師,我給朋友建議再做一次切片或是找另一位醫師做切片檢查,不知這樣做妥當嗎?她本人不是很想再做一次切片,有無其他方法再作判定呢?您真的到台中去了嘛?我真想帶朋友去給您看診呢.....>
    [版主回覆06/09/2012 09:03:30]切片報告出來前,一切的診斷都是猜測,根據超音波影像也只能準確到70%, 一切還是要等到切片取樣檢查出來,才是最後診斷。你朋友的情況是,切片報告是纖維瘤,這表示高醫的確有準確的拿到腫瘤標本,所以這個診斷是可以信賴的。我建議她可以安下心來,無需再次切片,但是小心起見,我會建議她3個月後在做一次超音波,如果腫瘤仍然有形狀、大小的變化,這樣就開個小刀把整個腫瘤取出化驗。希望這樣回答對你及你的朋友有幫助。
    很報歉,因個人因素,我已離開高榮,目前在台中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服務,祝你及你的朋友一切安好。

    回覆刪除
  3. 一直在注意葉醫師的消息及新聞,很感謝您成立部落格,目前仍在榮總追蹤檢查,但是其他的醫生好像都沒有像您一樣,那麼"視病如親"。我是2a三陰性的住橋頭開通信行的,不知您還有印象嗎?
    雖然有定期追蹤,常會擔心轉移,有定期追蹤,如果有異常,應該會早期發現吧?
    真的很高興可以和救命恩人有一個管道可聯繫,謝謝您。
    [版主回覆06/26/2012 19:17:08]三陰性乳癌的危險比較集中在前三年,化療相對其他型乳癌來說較為重要,並且也較有效,該做的都做了,接下來就要放寬心,繼續追蹤,相信一切都會順利,加油囉

    回覆刪除
  4. 您好,我是乳癌二期病人er+pr-her22+目前治療中化療賀癌平和歐洲紫杉醇第四次,如果想轉院給您治療該如何辦理,您可願意收我,謝謝您

    回覆刪除